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李陵申谈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路径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指导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指出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必将提振行业信心并刺激其发展。

《规划》发布会带来三大机遇:

第一是市场机遇。六大重点领域都有强大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是战略机遇。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国家层面的产业推动都会促成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是发展机遇。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蕴含着很多投资发展机会,对生产优质产品的优质企业来说,发展空间巨大。

《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引来多方关注。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对《规划》出台背景、意义及贯彻落实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梳理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现状,并阐释了“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路径。

提振信心 刺激行业大发展

作为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最佳结合领域,实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绝对是标志之一。技术纺织品的特质使其引领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提升。

在纺织工业体系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像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大步向前经历的时间远远少于他人。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达到822万吨,比2005年增长124.9%;产品现价产值超过5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实现出口额13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5倍。

年轻的行业要健康发展少不得外部力量的推动,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支持––经济发展中,任何行业只有得到政府部门和下游产业的认同,其产业地位才会提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纺织品的基础研究常常由政府资助,这缩短了企业探索的进程,加快了行业前进的步伐。

产业用纺织品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2009年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近阶段发布的各纲领性文件中,都对产业用纺织品用墨不少。目前,行业内企业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专项的资助,这对民营企业占大多数的行业是不小的鼓励。

李陵申介绍,《规划》到龙年春节前才得以发布,是因为此前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细致的沟通。在此过程中,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各相关部门对环境友好、呵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意义和地位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于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陵申表示,由三部委共同编制和发布的《规划》,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将极大鼓舞行业信心,推动行业新一轮集约增长。

“无限替代” 亦有纠结与困扰

产业用纺织品产能快速增长,在纺织工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其市场更多源于对其他产品的替代。用李陵申的话说就是“你能想到的,产业用纺织品就能替代到”。以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中的婴儿纸尿裤为例,如今已绝大部分替代了传统纺织品制成的尿布。此外,如非织造布湿巾代替纸巾、碳纤维飞机机体代替金属机身⋯⋯很多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都建立在对传统产品的替代上。

不过,性能优异、生产效率高的产业用纺织品在“无限替代”中也遇到了困扰。一方面,与下游产业在认识上存在着时间差。如,国内上碳纤维项目的企业很多,应用却依然局限在飞机机身、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上,即便开发出了自行车,与人们的日常消费还有距离,而韩国已经将其应用到手机外壳等日用消费品中。另一方面,“替代”将会冲击传统产品利益链。如,医院如果全部使用一次性非织造布防护与隔离制品,采用传统的棉布制品时代的洗衣厂就会受到冲击,甚至会影响到抗生素企业的市场;非织造布湿巾的大量使用则会让造纸企业受到挤压⋯⋯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原有利益链条让产业用纺织品徘徊在应用领域的门槛之外。

李陵申说,这需要“权威消费”的引导。中国的企业和用户都愿意看到某一种产品在国外已经应用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发达国家术后感染率低?为什么日本震后建筑依然挺立?为什么欧洲的高速公路不翻浆不裂缝?因为他们使用了各种优质的产业用纺织品。如果国内生产和使用企业得到更多此类信息,则会鼓励大家开发和使用各种家纺与服饰之外的纺织产品。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门槛,但伴随着时间推移,在各方努力之下,各类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从国家支撑的大型水利项目、航天工程,到百姓身边的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服饰与家纺之外的纺织品还会越来越多。

《规划》中也划定了六大重点领域: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结构增强用纺织品。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在政策支持与行业自强过程中,这些产品将更优质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社会的生产生活中。

差距尚存 跻身国际有点难

李陵申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虽然有如上“门槛”,但我们的产品和产业还不完善也是原因。国内的产业用纺织品并不完美,与发达国家之间尚存不小的差距。以袋式除尘使用的高温过滤材料为例,因为纤维技术、制造技术乃至后整理技术的差距,欧洲企业生产的滤袋目前使用寿命是6年,我们的目标是“十二五”末国产滤袋使用寿命达到4年,这是结合目前的技术发展实际水平制定的,差距从中可见一斑。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