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工信部深入解读《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8日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1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为我国

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提出了较为精细、科学、合理的发展之道。随后,工信部对《规划》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其中对“十二五”各项指标的制定及完成难易程度给予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工信部在解读中表示,各项指标的变化,与“十一五”相比,总量增长的速度明显下调,创新能力

、结构优化、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的指标均有所增加和细化。
  总量指标中,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6%调整为增长8%,纤维加工总量增速

由9.5%调整为4.5%。这体现了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逐步引导纺织企业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质量、

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来。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
  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20%提高到25%,总量达到1290万吨,净增量占纤维加

工总量净增量的48%。对此,工信部认为25%是比较高的指标,这个指标已经接近欧洲平均水平,在加工规模

上也位居全球前列。
  在区域结构上,《规划》提出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产值的比重由17%提高到28%

,虽然该指标是指导性的,但体现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
  在内外市场比重上,提出了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18.6%下调到14%,内销

产值比重提高到86%。此举的目的是要增强内需对纺织业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规划》对品牌建设也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提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3~5个,国内市场知

名度较高的知名品牌100个,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5%。此指标意在推动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
  对于“十二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工信部在解读中认为,这是比较高的水平。“

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通过技术改造、调整结构、加强管理等措施,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了32%,纺织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已经大大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确实是较高要求。
  此次《规划》还增加了许多新的指标。
  研发投入就是其中一项,《规划》提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不足1%提高到1%以上。研发

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保障,是衡量一个行业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2010年我国化纤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

入的比重达到了1%的水平,但传统纺织业只有0.55%,服装行业更低。解读指出,增加研发投入指标,在于引

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在结构调整指标中,除了产业结构指标外,区域结构、内外市场结构是新增的两个指标,并且指

标数值变化幅度较大。
  污染物减排指标也是本次《规划》新增指标,工信部在解读中认为,这对纺织工业来说比较艰巨

。纺织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十二五”排放总量要下降10%。“十一五”期间,纺织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33.8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31.5万吨,累计下降幅度不到7%。“十二五”

期间在纺织生产总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排放总量要下降10%,任务较重。


1  
阅读数量(29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