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是中国政府的无限量收储政策、印度政府禁止出口以抬高印度棉的国际报价,还是宏观经济调控使得高通胀水平持续维持,棉价底部支撑强硬,棉花很难回到过去的低价水平。从本年度的供需情况来看,供应压力不减,消费继续疲弱,棉价上升的制约因素非常明显。USDA的3月份预测报告显示,全球期末库存增加31.9%,达到1356.9万吨,而库存消费比从上一年度的41.3%,调高到57.3%,是近十年来的最高值。中国棉花市场在消费量下滑的同时,产量和进口量一并增加,使得期末库存增加73.1%,达到437.2万吨,库存消费比也从25.2%增加到46.2%。
中储棉总公司调查推测,3月份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102.3万吨,环比增加6.4%,同比增加17.6%,比近三年的平均库存增加7.3%。纺织企业纱、布产销率虽小幅反弹,但仍处于近三年的较低水平,而且库存积压明显。当前供给偏松、消费软滞的状态决定了棉价仍处于弱势,波段投资思路偏空。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加以警惕。
第一,201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下滑严重,同比仅增长0.5%。纺织商会预计,2012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需求仍将不足,出口量或出现负增长。纺织行业面临的危机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两会代表呼吁减轻行业税负。若后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势必会刺激消费,或带动一部分的棉花需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