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穿越CHIC20年——一个产业的温故知新与高瞻远瞩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6日

北京的三月,春光明媚,点缀在红墙碧瓦中的玉兰树正在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每逢这个时候,全国乃至全亚洲、全世界服装时尚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到北京这个历史悠久,却又不乏时尚的大都市,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称为纺织服装时尚界开年大戏的第20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的如期开幕。

屈指算来,从1993年首届CHIC的成功举办,到如今已经进入了第20个年头,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长成为一个风骚颇具的青年。20年,CHIC的步伐从蹒跚变得稳健,CHIC的目光从中国投向了全球。20年中,CHIC更是见证了中国纺织服装时尚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产品到品牌、从温饱到时尚、从小品牌单打独斗到大集团冲出国门的成长历程。

一袭清风 吹来了皮尔·卡丹 吹出了中国风

从2012年的春天,穿越到1993年初夏,那一年,北京迎来了服装行业的第一个专业盛会,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l993)于5月14日至l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并史无前例地启用了全部1.1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

作为国内第一个大规模专业性服装行业的博览会,首届CHIC在5月的北京刮起了时尚的旋风,意大利的设计大师瓦伦蒂诺和费雷,法国的皮尔·卡丹都分别进行了专场时装表演;大型文艺晚会“时装之夜”——《世纪风》在天坛祈年殿前举办,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10名国际级顶尖模特和从全国26省市选拔的200名优秀模特展示了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瓦伦蒂诺、费雷、皮尔·卡丹等世界大师提供的作品……一连串的时尚动作让走在改革开放快速路上的国人一刹那有点目不暇接。也就是从这一届CHIC开始,让人们感受到了服装这一传统产业在我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勃勃生机,以及其独特的发展潜力和无比诱人的时尚魅力。

据统计资料显示,CHICl993期间,仅法国女装协会组织的14家参展企业,签订的合同金额就达到了法国女装协会1992年对华全部出口额的6倍。也就是在成功登陆首届CHIC之后,法国女装协会确立了占领中国高档女装市场5%份额的发展目标。2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初法国女装协会的大举进军首届CHIC,为其确立在中国服装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就算是在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的现在来看,法国时装在中国的影响力依然根基深厚。

而对于起步不久的中国服装品牌,尤其是一直追寻国际时尚风潮的设计师而言,首届CHIC的举办也给了他们一个与国际品牌同台展示的平台。在这次CHIC上,中国的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浙江美术学院教师吴海燕的作品《鼎盛时代》荣获首届“兄弟杯”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金奖,“中国风”开始在CHIC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上传出自己的声音。

在如今看来,皮尔·卡丹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时的很多品牌似乎也略显青涩,很多在当时叫得响的品牌甚至已经在人们的视野中早已消失,然而说起CHIC,人们依然不得不去感慨她给中国服装界带来的那一袭清爽的春风。

一艘大船 在产业风潮中快速航行

作为中国乃至亚洲一年一度最大的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对于每一个意欲谋求发展的中国服装企业和将未来发展目标锁定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来说,都好比一块巨大的磁石在吸引着他们。而每年3月,最让服装企业揪心的便是如何才能顺利地在CHIC得到自己满意的展位。据记者了解,仅2003年CHIC的展位缺口就高达2万平方米,主办方当时只有拿出不得以而为之的撒手锏——限制参展企业数量。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单纯限制企业参展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无助于行业的发展。为此,中国服装协会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毅然在2004年做出了分期办展的决定:2004年的CHIC将男女装分开展出。此举可使展会单期便轻松拥有53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两期算来,场地扩张了一倍。

分期设展,这在行业展会中是一种绝无仅有的举措,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我国服装业发展的迅猛势头。在某种意义上说,CHIC的优势平台与其展出面积已经产生了背离,越来越多的崛起中的中国服装企业早已对CHIC窥觑已久,但却无法在其中得到展示自己的位置。

多年来,国内厂商都把参加每年一度的CHIC作为自身品牌推广、形象树立、加盟招商等方面宣传的一个最有效平台,而CHIC的不断成长也在助推着中国服装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

现任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当时曾如此评价CHIC:“从行业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和强化博览会的作用,核心就是不断开辟市场和提升产业。CHIC的作用是通过买方同时也通过卖方的预测体现出来的,即买卖双方之间相互引导。博览会对拉动内需、提升产业、实现品牌战略、中外品牌合作和贸易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表现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业界人士普遍认为,CHIC很注重寻找专业的参展商以及买手,为厂商、参展商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时间的指针走到了2008年,位于顺义空港工业区的新国际博览中心落成,作为首个落户新国展的专业展会,CHIC2008为新国展的启用拉开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大幕。说她绚丽多彩,不仅仅是因为他那首期十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更是因为历经多年之后,CHIC改变了往届展会男装女装分两期展示的惯例,展会合成一期,为期四天的展会让更多的企业品牌借助CHIC这个优秀的展会平台来展示自己,展会本身也变得更加气势恢宏、多姿多彩。

一座桥梁 连通了企业、品牌和渠道

同样是在2008奥运之年,法国的WSN/PC、澳大利亚的Fashion Exposed Melbourne、日本的日本时装精品展、中国台湾的台北时尚魅力展等海外知名展会,皆踊跃组团参展,洽谈合作。

说到2008年的CHIC,很多人会想到陈好和吴大维。在这一届CHIC,以陈好和吴大维为的形象代言人的ITAT巨幅广告牌和宣传画,遍布了整个新国展的外墙和角落。时至今日,人们似乎对ITAT的高调亮相CHIC仍然难以从记忆中消去,但是更多的人却在叹息此后ITAT的快速陨落,似乎其陨落的速度比闪亮登场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其实,ITAT的陨落与其在CHIC的大张旗鼓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而我们也大可不必去评说其成败背后的恩恩怨怨与枝枝蔓蔓。跳出事件本身,单从ITAT在CHIC上出现这一事件我们就可以发现,身处2008年的服装企业,似乎正欲在迷茫之中寻求一种新的渠道发展模式,而ITAT只是其探寻过程中如烟花一般的昙花一现。

2008年,作为我国服装行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商业,其市场环境、市场重点及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拐点。一方面,服装内需市场不断增长,二线三线城市消费市场迅速崛起,更为广阔的潜在市场开发初现端倪;另一方面,服装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增速放缓。我国服装产业在多种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已经从“外贸拉动型”转轨到“内贸推动型”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我国服装行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新模式、新渠道和新价值进行释放、创新。而ITAT的出现,似乎也在印证着行业寻找新模式、新渠道和新价值的某种欲望,只不过是人们更多地关注了ITAT从出现到消失,而没有看到其背后隐藏的那些暗流涌动。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正在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研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等高层次优势转变,但所有这些转变,都需要在商业创新优势中得到价值交易和价值增加。依靠巨大的资源,打造创新合作平台,CHIC在营造服装品牌文化、缔造品牌商业价值上都起到了可贵的推动作用,同时 CHIC更成为了产业升级的纽带和桥梁,在无形之中也为品牌发展多元化渠道、选择商业模式、改变工商关系、最大化实现品牌商业价值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