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起,传统服装品牌纷纷开始关注电子商务。3年左右的时间,传统品牌在经历了创新的阵痛后,找到了切入互联网渠道的钥匙,走得比较靠前的品牌也厘清了线上线下渠道的管理架构。而在2012年,传统纺织服装企业的触网进程明显加速,而他们的产品战略无一不是从“网络专供”开始的。
服装家纺借“网络专供”切入电商
相比家电产品,服装家纺类产品在线上和线下的价格差异并不明显,因此价格原因导致用户转移的现象几乎是凤毛麟角。但是,对于服装家纺类企业来说,由于线下带给用户的购物体验是线上无法取代的,因此这一行业进行网络专供运营,更多地出于解决渠道冲突的原因。然而,要想成功运作纺织服装网络专供模式,还需要深入研究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这是传统品牌最需要补习的重要功课。
规避经销商“革命”
从2009年起,传统服装品牌纷纷开始关注电子商务。3年左右的时间,传统品牌在经历了创新的阵痛后,找到了切入互联网渠道的钥匙,走得比较靠前的品牌也厘清了线上线下渠道的管理架构。而在2012年,传统纺织服装企业的触网进程明显加速,而他们的产品战略无一不是从“网络专供”开始的。
供应链关键在设计端
网络专供所涉及到的供应链的关键,并不在于制造端,而在于开发设计端。深入研究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将是传统品牌需要补习的最重要的功课。
渠道冲突的烦恼
在渠道冲突一时无法有效缓解的情况下,一些传统品牌采取的解决方案就是开发网络专供款。
据了解,纺织服装网络专供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线打造一个子品牌,比如美特斯邦威推出线上品牌AMPM,罗莱家纺最初试水电子商务的子品牌是LOVO,百丽鞋业推出的子品牌是茵奈儿;还有一种是线上线下使用同一个品牌,但是销售的产品与线下不同。比如在七匹狼的天猫旗舰店中,可以看到多款针对网络消费者开发的产品。
然而,在线重新培育一个品牌毕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而完全只作线上专供,对于品牌风格的承袭又会出现断层。因此,大多数品牌采取的是多条腿走路的做法。比如百丽采取的做法是:既有线上品牌,也有线下产品,还有网络专供产品。对于与线下同款同步的产品,一般采取同价策略;而与线下同款但不同季的产品,则采取折扣策略;对于线上专供款,通常采取更适合网络用户心理预期的订价策略。
对于中国强大的服装制造能力来说,线上专供模式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并不是什么难题,只需要在原有的生产线上,制造出不同的产品就行。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制造什么样的产品,网络专供款一定要符合网络用户的审美和喜好,才有可能成功。从这一角度来说,网络专供所涉及到的供应链的关键,并不在于制造端,而在于开发设计端。因此在未来,深入研究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将是传统品牌需要补习的最重要的功课。
服装纺织类产品遇到了最为强烈的渠道冲突,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传统品牌线下代理分销模式所致。
从淘宝系平台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服装是其最大的类目,每年的交易额都排在第一位。然而,在服装类目中最初做起来的大卖家中,几乎看不到传统线下品牌,直到大卖家每年的交易额翻番增长,一些看上去一无所有的设计师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甚至吸引了国际资本的关注后,传统品牌才开始真正动起来。
无论是服装还是家纺类品牌,越是大品牌遭遇的难题越大。某主营竹纤维产品的家纺品牌,线下专卖店已超过了2000家。其负责人在与记者交流中谈到了自己的苦衷:线下渠道主要是加盟店,价格全国统一,公司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控。但是,个别经销商为了冲销售额,在淘宝上以5折价格销售产品。自从其品牌的产品第一次出现在网上,公司总部就不断接到其他经销商的投诉电话,这使得其网上渠道战略一度搁置。
这一现象并非个案。但从用户角度来说,服装家纺类产品的渠道冲突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因为互联网渠道和线下用户的重合其实并不大,用户在线下选购时,更看重的是购物体验和情境感。很少有人会在线下试了一件衣服,然后再回到线上去搜索下单。
但是,服装纺织类产品恰恰遇到了最为强烈的渠道冲突,这主要是因大多数传统品牌线下代理分销模式所致。所谓的渠道冲突主要来自于经销商或者线下加盟商。据了解,当年优衣库大张旗鼓地启动电商战略,就是因为优衣库在国内全部是直营店,根本无须费力解决利益冲突。
富安娜:爆款+o2o
案例
从网络专供款到谋求线上线下互动
在去年“双十一”的天猫(当时的淘宝商城)大促销中,富安娜一天的销量达到2800万元。
一进入2012年,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安娜)就成立了新渠道管理中心,开始大力拓展电子商务渠道。据富安娜总裁助理、新渠道管理中心总监向华介绍,通过实施网络专供款策略,目前富安娜线上共有200多个SKU(最小库存单位),已基本实现产品的线上线下的区隔,并承担起线上推广品牌的任务。
以爆款提升销量
2012年之前,富安娜的电子商务之路走得非常谨慎。
作为上市公司,富安娜的销量主要还是依靠线下传统渠道,在全国有1700多家专卖店和专柜。在没有想清楚线上销售对传统渠道的影响之前,为了不触及上市公司的利益,公司并没有对电子商务有大规模的投入。
让公司高层意识到线上销售有潜力并有可能成为业绩新增长点的,最初源于罗莱“盗链事件”。据了解,同为家纺上市公司,罗莱做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并创立了LOVO作为专属网络销售的子品牌。但是,其电商部门通过购买“富安娜”作为关键词,把流量引导到罗莱的购物网站,从而引发了富安娜的维权和起诉。
这一官司在历时2年多后,虽然法院判决罗莱败诉,但富安娜也接受了教训,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借助电子商务新渠道来应对市场变革。据向华介绍,尽管公司推出了专供网络销售的子品牌“圣之花”,但线上超过6成的销量仍是来自“富安娜”品牌,圣之花目前销售占比是30%。富安娜电子商务的操作手法并不是以扩大SKU的数量为主,而是以爆款为主。比如在去年的“双十一”促销中,有5款产品销量都达到了4000~5000件,单品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虽然富安娜目前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产品销售的区隔,但这种区隔并不绝对。向华表示,公司在一年中会推出90多个网络专供款,而线上销售的所有款式中,有20%与线下相同。
从网络专供到o2o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电商渠道运营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架构上的成功。去年“双十一”促销取得的销量业绩,让富安娜管理层不但看到了电子商务渠道的潜力,也意识到了富安娜这个品牌在网络上的潜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