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行业正面临“困境”,合力促进品牌推广,市场资源整合,增强行业应对危机的实力,已成为当前政府和行业机构,以及企业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闭幕的2012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textile,以下简称春夏面料展)的规模出现了增长,这是前几届春夏面料展不曾有过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国际经济下行态势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纺织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出口型面料企业都逐渐将精力转到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疲软使全球纺织加工贸易竞争更加激烈,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生产成本一路飙升等因素叠加,又让拥有劳动密集、出口比重大等特点的中国纺织行业面临挑战。
正因纺织行业面临着如此“困境”,今年的春夏面料展,以及同期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博览会(以下简称春夏纱线展)成为企业市场运营、寻求机遇的首选平台。
向“中国运营”转变
在展会现场,记者了解到,多数企业对2012年的纺织市场并不乐观。欧美及日本市场订单数量有所下降,在出口市场不景气的同时,企业还要面对人力成本上涨,以及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预测认为,2012的市场环境可能与2011年基本相当,原因是,2012年上半年的形势虽然不会像2011年的上半年那样好,但2012年的下半年不会有2011年下半年那么差。
2012年以来,欧美品牌面料需求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与此同时,国际采购商观望、等待的心理因素加大。鉴于出口环境的变化,很多企业对产品进行调整,新产品开发的力度普遍加大。
而面料展主办方也注意到了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极力促进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但对于纺织企业来说,转型的最大压力是如何做好服务,这也是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困惑。
近年来,春夏面料展主办方一直致力于中国纺织行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向“中国运营”的转变。从近几年面料展的主题,以及展会期间的论坛上,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展会主办方的良苦用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