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市场需求强烈驱动 细纱长车时代到来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0日

从去年到今年,与整个棉纺织设备趋于下滑的市场销售形成鲜明对比的有几类设备,细纱长车就是其中之一。国内任何一家生产细纱长车的企业不仅订单满满,而且凭借长车赚到的钱拉高了企业的利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市场棉纺细纱机共销售950多万锭,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而其中细纱长车销售则达到3500台,超过了300万锭,比上年增长61.68%,并且占到整个纱机市场销售近1/3的份额。这对我国棉纺织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也标志着在市场需求的强烈驱动下,细纱长车时代已经到来。
省人是长车畅销的首要因素

毫无疑问,减少用工是促使企业选择细纱长车的首要原因。据了解,国际上先进的棉纺企业中,能把万锭用工降低到50人以下的企业都以采用细纱长机配集体落纱及细络联作为主要手段。目前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用工难问题,配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正好可以满足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的需求。

据一位棉纺企业的技术人员介绍,使用集体落纱时,一个落纱队用2人,而人工落纱至少需要用6人,每个落纱队可减少4人,3个班可少用12人。细纱长车巡回通道少,挡车工巡回路线少,特别是纺粗支纱、中粗支纱时,落纱频繁,挡车工的体力消耗大,使用集休落纱装置则可自动完成,降低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集体落纱装置落纱,每排纱一般需用3~4分钟完成,速度可调,而人工落纱一般需用5分钟以上。集体落纱生产率一般在97%以上,而人工落纱一般在94%左右。节约投资是细纱长车的另一大优势。由于长车锭数是短车的两倍多,无论对于新增投资或者技术改造,采用超长细纱机都能减少车头和车尾数量及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占地空间,大大节省占地面积,节约厂房投资。

长车成为细纱机企业的救星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棉纺织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细纱机的销售也因此受到了直接的牵连。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不论是棉纺企业还是细纱机生产企业都意识到国内细纱机的增长速度会逐年放缓,而随着棉纺织行业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企业所面临的招工难问题的日益突出,细纱长车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于是,国内几家细纱机重点企业近年都相继推出了细纱长车,并且在近两年获得了丰厚的销售业绩。

经纬榆次分公司是国内生产细纱长车最早的企业,2011年公司销售细纱机长车1806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2%,市场占有率达75%左右,产值约9亿元,利润约1亿元。目前,安徽华茂、华芳集团、华孚集团、华润集团等多家知名纺织企业都使用了经纬榆次分公司的JWF15系列细纱机长车。今年年初,尽管纺机市场偏冷,大多数设备订单疲乏,但经纬榆次分公司的细纱长车签约总量仍在30万锭以上。

马佐里公司2011年细纱长车销售也达到800台。据公司人员介绍,今年订单依旧饱满。

山西贝斯特从2000年开始生产细纱机长车,但是前些年的销售并不理想。公司副总经理张英介绍,截至目前,贝斯特共销售细纱长车50万锭,其中一半是去年的业绩。

山西鸿基公司的细纱长车也是在2011年才形成批量生产的,并在广东、浙江、河南、陕西、江西、福建等地共销售了180台。公司负责人介绍说,2011年,长车的销售每锭价格是短车的两倍,因此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赢利能力。

前几年一直主推紧密纺的凯灵纺机公司,2011年也收获了不少细纱长车的订单,全年产销售细纱长车将近100台,产值突破5000万元。

国产细纱长车尚需不断完善

目前,在细纱长车市场有一匹“黑马”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那就是由印度Lakshmi Machine Works Limited(LMW)在苏州投资建立的独资子公司——朗维纺织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该公司2009年投产,2010年、2011年的两年间就在中国市场销售了500台LR60A/AX型细纱长车。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2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