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充分展示了我国服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自主品牌加快实现蜕变,努力实现进一步提升的成果——
春暖花开的季节,国内服装业在北京上演了一场时尚盛会。
多姿多彩的时装,创意新奇的设计,绚丽梦幻的秀场……3月下旬,第20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2)、第八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2012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服装论坛等近百场活动相继展开,国内外各大品牌企业云集北京。人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我国服装产业的自主品牌也蓬勃发展起来。
“正如服博会的主题‘穿越’一样,中国自主服装品牌加快实现蜕变,努力实现进一步提升。”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表示。
“百花齐放”
品牌整体实力提高
服装企业已经从销售产品的初级阶段进入到销售文化的相对高级阶段
在3月26日至29日举办的服博会上,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服装品牌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品牌近600家,各品牌展台各具特色,有的气势恢宏,有的自然清新,纷纷力求通过展示突出品牌的独特风格。
同期举办的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上,更能体现国内服装品牌价值含量的提高。综合前7届,累计有112个品牌企业入围提名奖,44个品牌获得各项大奖。按照2011年的标准,历届入围的112家企业数量占全行业104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1%,单件服装的综合价值是行业平均单价的2.77倍;销售额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0%;单个企业产量是全行业平均产量的4.35倍;单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13.53亿元,为规模以上企业的11.37倍。
王茁表示,当前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给我国服装产业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这一季的服装活动,充分体现出我国服装品牌的创新精神和对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视,服装企业已经从销售产品的初级阶段进入到销售文化的相对高级阶段,有了打造整体品牌的理念。他还特别提到,我国自主服装品牌已经开始加快实现市场国际化和资源整合国际化,由发展国内市场产业链到发展跨国产业链。
“一牌多品”
细分市场深挖潜力
多品牌经营必须做好具体的协调分工,争取让企业现有资源和渠道发挥更大价值
做惯了皮鞋的红蜻蜓,最近做起了服装。3月26日,红蜻蜓时尚集团旗下男装首次在国际时装周亮相,此举寓意着红蜻蜓时尚集团“一牌多品”的发展战略加快付诸实施。
男装市场由于渠道库存低、价格空间大,以及中小城市消费升级等因素,被广泛认为有较大发展潜力。很多服装品牌涉足男装领域,期待在细分市场中获得先机。
在服博会现场,男装领军企业雅戈尔旗下5大男装品牌联合展出。其中,创建于2009年的GY品牌,定位于25岁至35岁的精锐成长群体,更是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表示,GY创立3年来没有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注重品牌整体提升,2011年,该品牌销售突破亿元,在全国拥有100多家网店,今年将会在一线重点城市开设形象店、旗舰店。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