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科技部印发的《智能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现有电力系统难以适应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电网支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为此,“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要发展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要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5~10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和50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
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 《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2011~2015年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为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此阶段投资为1.7万亿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