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花样办”成立后 轻纺城才有了今天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5日

柯桥,千年古镇,浙江绍兴的一方宝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轻纺产品市场“中国轻纺城”就在这里。

在轻纺业,新花样就是产品的生命力,就是商家赚钱的法宝。这个,行里人清楚得很。听说前几年,中国轻纺城花样盗仿十分普遍,谁仿谁的也说不清,就看谁的拳头硬,谁人多势众。而最近3年,有了变化,昔日盗版重镇今成全国版权保护典范。

推动这一转变的,是轻纺城成立了“花样办”。

工商部门管起了版权

“花样办”全称“绍兴县中国轻纺城花样版权登记管理保护办公室”。有意思的是,执掌这个版权保护办公室的,不是版权局,而是工商部门。

5月15日,记者来到“花样办”采访。果真看见工作人员都身穿工商制服。记者走近一位正在电脑前操作使用“纺织品专业市场花样登记甄别系统”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花样甄别,是版权登记的重要基础。这个系统,在国内是首创。

一位沉稳干练的年轻人迎上来递给记者他的名片:绍兴县工商局副局长薛白。名片上还标着另两个头衔:中国轻纺城工商分局局长,绍兴县中国轻纺城花样版权登记管理保护办公室主任。

薛白的介绍非常专业。“轻纺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周期越来越短,而版权行政管理和执法队伍力量普遍偏弱,无法满足权利人对版权保护的需求。如果对剽窃行为起诉,往往是官司没打完,花样已经被仿烂了。市场陷入无序竞争,经营者自主创新积极性严重挫伤,又遭金融危机冲击,这让中国轻纺城雪上加霜。”

“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作出了抉择,2008年下半年,‘花样办’诞生。”薛白说。

“花样办”由中国轻纺城工商分局的局长和副局长分别兼任办公室正、副主任。县政府每年划拨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花样版权登记和综合性监管。

创新“花样”保护思路

“花样办”一系列工作都是开创性的。获得版权部门授权行使3项权力:受理轻纺城市场内纺织品花样(美术作品)版权登记申请、初审、代颁版权登记证书。

成立轻纺城纺织品仲裁调解中心,“花样办”获得仲裁部门授权行使仲裁权。

“花样办”副主任丁黎明还告诉记者,为加大花样侵权案件查处力度,他们探索对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的“捆绑”式运用。比如,著作权法的“外观设计”条款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包装装潢”条款,保护对象均包括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花样办”尝试将登记的花样作为特有包装装潢保护。这一思路,可以发挥工商机关职能优势,开创了工商行政保护花样版权的先河。

“花样办”又联合浙、苏、鲁、粤纺织品龙头市场,建立了纺织品市场版权一体化保护合作机制。目前,绍兴县工商部门根据《浙、苏、鲁、粤四地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协作联合体工作实施细则》已立案处理了3起花样跨省侵权案。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