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商局昨日公布今年二季度全市流通领域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商品抽样检测结果:100种样品商品,合格商品有63种,不合格的有37种,其中纯标识不合格商品共有7种,实物质量不合格率为30%。甲醛超标、pH值超标、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商品纤维成分含量与标称含量不符等成为主要问题。
8种商品PH值超标
据广州市工商局消保处相关人士介绍,广州市工商局这次监测覆盖了全市十二个区(县),抽查了包括商场、超市、专业市场及个体经营店等23家经销企业销售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100种,涉及生产企业88家。主要以T恤衫、针织衫、连衣裙、休闲裤等夏季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为主,囊括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
抽检结果显示,有2种商品甲醛含量超标。甲醛俗称“福尔马林”,超标会给儿童的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产生强烈刺激,造成呼吸系统伤害,并引发各种炎症。调查显示,产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在面料、成品或半成品后整理生产工艺中,使用了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剂或助剂。
商品pH值超标则有8种。服装产品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破坏人体皮肤酸碱度平衡,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pH值是历年监测抽样中出现问题较多的项目之一。本次监测pH值不合格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全部偏碱性。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厂家在生产工艺处理中没有对产品进行充分的中和或水洗。
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有5种,其中中耐摩擦色牢度有4种商品不合格,耐皂洗色牢度有1种商品不合格。
纤维成分问题最突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