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连京刚介绍完一种由植物淀粉变成纤维的新型纺织材料,台下的听众就抛来一连串问题:“产业化需要多少资金?”“企业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参与项目?”……29日上午,一场非棉纤维研发与应用对接会在长乐举行,吸引了上百家长乐纺织企业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
企业纷纷成立研发中心
“长乐的纺织企业家如此‘热恋’新技术,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尝到了不断提高技术含量的甜头。”长乐市纺织工业总公司经理陈木珠对记者说。
长乐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就是靠技术创新才逐渐壮大成为长乐纺织化纤业中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总工程师谢云利介绍,华源纺织2002年创办时,生产大众化的涤纶产品,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生存困难。为此,华源决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成立了当时长乐棉纺企业的首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华源纺织与厦门翔鹭公司2004年共同开发了远红外线(纳米级)蓄热保温差别化纤维纱线,2005年开发了吸湿排汗差别化纤维纱线,2006年开发了阻燃差别化纤维纱线……他们研发的粘胶纤维纱线投放市场后,同类产品比其他厂家价格每吨高300多元,仍供不应求。
看到同行尝到甜头,众多纺织企业纷纷效仿,一个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相继冒了出来。目前,长乐的纺织企业中,有7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7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使长乐纺织业的产业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陈木珠告诉记者,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日前对全国10家非棉纤维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优秀企业进行了表彰,其中长乐的纺织企业占了4家,分别是长乐长源纺织、华源纺织、金源纺织和恒源纺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