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浙江省嵊州市联艺服装厂分厂的一个车间里,厂长刘苏庆正忙着巡回指导50多名工人制作一批出口的演出戏剧服装。
说起自己的成长过程,刘苏庆爽快地说:“我能从一名普通的缝纫女工成长为企业管理人员,这得益于两年前参加社区学院举办的服装高技能培训班。”
刘苏庆说:“在两个多月的培训期间,我不仅拿到了一本证书,一个职称,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服装制作和企业管理的知识。比如,原来我只懂得平面的、传统的缝剪方法,培训后,会进行立体缝剪、特殊面料的应用,以及特殊工艺的处理,还有CAD软件的操作。”
初级工到社区学院“淬火”
记者从嵊州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刘苏庆只是该市众多高技能培训学员的一个缩影,像她那样经过培训成长为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技能人才数不胜数。数据显示,嵊州市从2009年起就出台了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给予一定的补助。3年来,嵊州市政府每年出资100万元,已免费培训各类高技能人才2000多名,其中社区学院培训的服装高级工就有415名,还有67人参加了更高级的技师培训。
从2010年9月起,嵊州市社区学院的前身——成教中心,针对嵊州市服装行业缺少高水平的服装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实际,在初级和中级工培训的基础上,推出了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新项目。该学院先后投入了10多万资金,在原巴贝公司二楼开辟了一个服装培训基地,配备了电脑、电车、烫斗、模特等一系列培训设备。除了院内的多名服装专业副校长上课外,还聘请曾在宁波某服装职业学院任教的魏永华老师执教。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