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复苏遥遥无期 化纤业深陷产能过剩“困局”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已经没法再做了。”电话那头,张建平(化名)的声音略显低沉,“5月28日的报价跌到每吨15700元,比前一天又跌了50元。”
他提及的报价,是指粘胶短纤的行情。就在记者一周前致电张建平的时候,粘胶短纤的价格还在16050元/吨,短短一周跌去350元。实际上,就在一年前,这个价格还能达到21000元/吨。

“一年下跌超过20%,这个行业再做下去就只能倒闭了。”张建平悲观的预期。

这不是他一个人面对的局面。2011年以来,由于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粘胶短纤价格较之往年波动加剧,从2011年初28500元/吨下跌到12月份15000元/吨,跌幅高达47.36%。

这不仅让张建平这样的粘胶短纤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对于沈学如亦是非常困难,其控制的粘胶短纤巨头——澳洋科技去年遭遇大幅亏损。

记者调查后发现,粘胶短纤价格的下滑,仅仅是化纤行业景气度下滑的一个缩影。目前,整个化纤行业都处于周期的底部,且复苏艰难。

库存增长迅速

张建平在张家港市经营一家化纤企业,规模不大。

2010年11月,记者刚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忙得不可开交。那个月,粘胶短纤的价格一度达到30800元/吨。

此一时,彼一时。

粘胶短纤价格,在去年春节后出现了先升后降的局面。

“节后一般是传统的产品销售旺季,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粘胶短纤却并没有保持价格坚挺的态势。”张建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下旬开始,需求下降,整体价格一路下跌,开工率大幅下降,库存商品逐渐增加,我的日子也开始越来越难过。”

2011年5月7日,18家粘胶短纤生产厂家以及部分贸易商在张家港,召开了2011年度第三次粘胶短纤会议,张建平亦参与其中。

“当时就有企业的库存达到了40天,我们是30天左右。”张建平告诉记者,去年5月行业的整体开工率在75%左右,粘胶企业已进入大面积亏损,“我们在后期通过减产稳定市场价格,努力扭亏,但是情况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去年还是亏了不少。”

澳洋科技的情况同样让人担忧。

根据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其去年净利润为-6.96亿元,较2010年1亿元同比下降792.61%。粘胶短纤毛利率为-3.26%,同比下降16.56%。

此外,澳洋科技去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8441.36万元,同比增加19461.52%。主要原因是,其2011年末存货成本大幅高于可变现净值,最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天相投顾研究员张淑龙认为,澳洋科技此次计提,消化了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高价采购的原料,预计未来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资产减值计提。

“澳洋科技毕竟是大公司,库存算是控制得不错,我们就惨了。”张建平坦言,目前粘胶短纤的毛利率全是负的,自去年下半年裁员三分之一后,“今年春节我又辞退了一批工人,就这样,开工率还不足一半,我现在也不敢接订单,接了就亏,等把库存消化掉再说。”

产能过剩的“困局”

导致粘胶短纤需求下降,价格下跌,是因为其下游——纺织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纱线和面料制造企业开工率普遍降低,对粘胶短纤需求减弱。

“我都不知道该把这些粘胶短纤卖给谁。”张建平认为,粘胶短纤行业目前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背景才是导致亏损的真正原因。

2011年粘胶短纤行业产能扩张方兴未艾,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粘胶短纤产能已经由43万吨增至290万吨,十年时间行业规模扩大了6倍。

但是扩张背后隐患丛生。2011年纱线预计产量在2900万吨,较去年增幅在7%左右,根本无法消化来自上游不断扩展的产能。

除去澳洋科技以外,同样生产粘胶短纤的上市公司在去年也均出现业绩下滑的趋势。

南京化纤去年净利润为1534.37万元,同比下滑85.24%,粘胶短纤毛利率为-9.42%。新乡化纤去年净利润为618.14万元,同比下滑95.78%,粘胶短纤毛利率为3.96%,同比下滑8.91%。

*ST海龙则没有那么幸运,去年净利润为-10.13亿元,同比下滑148.37%,粘胶短纤毛利率为-8.02%,同比下滑141.57%。*ST吉纤去年净利润为-2.94亿元,其中粘胶短纤毛利率为-20.73%。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