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的制造成本优势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使中国服装产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产品结构又与我国大体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我国。
纵有诸多不利因素,但业内人士还是普遍认为中国服装产业目前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杜钰洲会长形象地把这一时期称为服装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他指出,中国服装产业目前的重点应放在结构调整上,争取在高档次产品方面有新的突破,特别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服装产业将面临重大变局和机遇。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格局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从国内看,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必将对中国服装产业提供愈来愈强有力的支持和更高层次的市场需求;同时,科技发展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将为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先进的设施,这将大大缩短中国服装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
服装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市政府已经将服装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且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时装之都”的设想和总体规划。北京的服装产业应如何发展才能与这一规划相适应,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北京服装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旨在充分发挥北京市在区位、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北京服装产业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要求,把握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实现新的发展,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服装大都市。
在新的世纪里,为推动北京地区服装纺织业与国际接轨,把首都北京建成服装名城是本会开展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北京建设国际服装名城的优势
世界“时装之都”多是在各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繁荣的首都中心城市)形成。其主要特征:一是具有现代大都市的区域优势和宏观环境;二是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三是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四是具有明显的人文优势;五是时装设计师的摇篮和人才聚集地。同时,各自又有不同的文化设计、贸易等特色。按照中国首都的功能定位,北京建设国际服装名城具有比较优势。
(一)具有首都优势
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文化和国际经济交往的中心,具有发展服装产业的独特优势。北京驻有世界各国的外交使团和外商机构;云集着中央和外地驻京机构;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媒体和游客;集散着知识、技术、商贸等信息资源;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首都的这些有利条件,为北京实现建设国际服装名城的目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具有人文资源
1.人力资源。北京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中国服装信息中心等全国性机构,把服装界的各类专业人才云集北京,具有引导全国时尚潮流的优势。北京拥有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全国唯一的服装专业学院等,是培育高级设计师、模特等人才的基地。
2.文化资源。北京是凝聚着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历史古都,积淀着深厚的服装文化,具有东方神韵和吸引力。北京规模较大的展馆和展会等文化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服装界的名师、名企、名模来京创业,并引导北京服装业追赶世界潮流,逐步创出品牌。
3.时尚氛围。北京是一座融合着各民族文化的开放城市,国内出名的设计师、摄影师、化装师、发型师等时尚界人士云集北京。特别是北京的时尚杂志数量居全国首位,大量、快捷的信息,形成了服装时尚氛围,为人才、产品和企业发展、创新、成名提供了环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