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产业再进化:个性化专业生产成为新经营思路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渐丧失成本优势,纺织服装的加工制造正不断向越南、孟加拉、印尼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在这样的形势下,纺织业除了加快转型升级,没有别的出路。”青纺联集团董事长闫勇表示。

作为1951年创造了全国工交战线的第一个科学工作法----郝建秀工作法的老国有企业,青纺联彼时就掀起了纺织行业的技术革新浪潮。

如今,技术创新依旧是这间老国企发展的关键词。青纺联集团综合管理部部长秦丕涛表示,如今在青纺联,有两条必须达标的“硬杠杠”:“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当今流行的各种纤维材料,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纤维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据统计,青纺联去年利用高档特色纤维试纺试织的纱线新品种多达5000个,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多组分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以天线、莫代尔等纤维为元素混纺的新型纱线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达到35%以上。更重要的是,去年每吨棉纤维的市场价格大约为2万元,而天丝、莫代尔每吨价格却可达3万元,羊绒纤维每吨价格更是高达30万元。

这也为对抗市场风险提供了基础。“去年6月份国内棉价突然下降,而我们此前由于生产需要,以高价格购进棉花作为库存,为此直接损失的利润达到1000万元。与此同时,用工成本上涨也给了我们不小的压力,在连年上涨的基础上,去年用工成本同比增长15%。”青纺联集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介绍,尽管如此,集团自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4%,利润同比增长30.29%。

不过,这并未改变整个中国纺织产业所面临的艰难局面。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品牌,虽然我国服装业的产量已占到全球1/4,但在跨国产业链上获得的市场价值只有15%—20%。

纺织业亏损额扩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纺织品行业出口增长压力突出,中国对日本、欧盟、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放缓。5月的纺织业都显得尤为悲凉。4月末,受多方利空因素影响,纺织市场开始出现回调疲软现象,而进入5月后,纺织市场跌势更加猛烈。

“从1—4月份情况看,行业总体运行形势比较严峻,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0.48%,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就是负增长。”中国纺织品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说。

相关数据还表明,前4月我国衣着类零售额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效益下降明显,近1/5的企业亏损,亏损额度同比增长120%。

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5月底启动“走基层、看纺织”行动,包括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副会长张延恺,下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副会长沈顺年等业界高层奔赴浙江、江苏等纺织大省,开展密集调研。

而调研重点就放在经编产业。经编产业被业内人士视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是纺织工业中增长最快、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之一。从一开始提到经编只有蚊帐布,到现如今,空中有人造卫星,地下有海底隧道,高科技有风电叶片、合成建筑板材,普通有家用地毯、抹布,处处都可以见到经编织物的踪影。经编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产业。

据来自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针织产业工业总产值4707.1亿元,实现利润195.96亿元,其中经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066.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约占针织产业的22.7%,实现利润4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约占23.0%。

不过,缺乏创新意识,产品单一,缺少市场竞争力成为目前经编产业最为明显的劣势。刚刚发布的《中国经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产品的互相抄袭直接导致利润的直线下降,陷入恶性竞争。许多经编织造企业家在感叹生意不好做,产品卖不动。许多老板怕自己的研发成果被人窃取,花了大把资金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于是放弃研发。其实我们有更好的途径来保护我们的研发成果,而放弃研发并非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正道。

“虽然经编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和经编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不愿在品牌建设中投入资金有着莫大的关系。而缺乏品牌意识的直接结果就是产品的利润不高。”报告指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