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江西南昌纺服行业经受阵痛期待破茧成蝶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0日

“日子过得很难。”6月18日,江西中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源说,看着周围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停产,他的恒生制衣有限公司还在坚守。作为“守望者”,他说未来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摆脱困境,但这是个破茧成蝶的艰难过程。

现状:不少小微型纺织企业停产

18日,记者走进郭晓源的办公室,里面很闷、很热。在这家年出口创汇近2000万美元的服装企业,总经理办公室都不舍得开空调。郭晓源说:“青山湖区启动了有序用电预案,企业每周实行‘开四天停三天’,现在好订单难接,为了保证按时交货,不敢开空调,以防跳闸。”

这个细节反映出纺织行业面临的局面:订单少,好订单更少。在有着“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国内生产文化衫和针织品的重要基地”之称的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区,以生产文化衫、针织运动衫、牛仔衣(裤)为主,曾经95%产品出口中东、南非、欧美等地,今年却迎来了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困难的处境。

“从年初到现在,出口订单下降严重,多数小微型纺织企业生存困难。”青山湖区经贸委主任秦润明说,昌东工业区管委会前不久对园区纺企做了摸底调查,结果仅有少部分做得不错。

据了解,目前该园区有16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令人遗憾的是,曾是园区行业领头羊的银志纺织服装进出口公司目前已改头换面。记者了解到,银志曾是园区纺织服装行业商会的会长单位,但商会已经好几年没有开行业会议了。银志的生产基地缩水成仅剩30多名工人的小加工厂,只能到园区其他企业接活干。

原因:代工利润微薄 竞争力不强

“没有品牌、竞争力不强,是昌东纺织工业园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青山湖区经贸委龚姓负责人表示,园区纺企主要是代工生产,然后贴牌,获得微薄的加工利润。“比如网球衫,园区产品占全国三分之一市场,却因没有自己的品牌,在全国没有打响名气。加上用工成本上升,省内纺企失去竞争优势,外贸订单向越南、印度、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导致订单下滑严重。”

郭晓源称,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招工难,企业用工成本都在上升,今年一开春他们公司就将工人工资提高了20%。“加上人民币升值,从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6.35变为6.26,截至5月份,公司前5月出口的700万美元就损失了将近70万美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