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济”持续升温,儿童市场已经成为各商家掘金的主要战场。儿童服装、用品和玩具业水涨船高,一件儿童服装甚至比大人的衣服还要贵。
据调查数据显示:45.5%的受访家庭在儿童节期间的消费超过1000元,儿童手机、苹果平板电脑等千元以上玩具是热销产品。显然,在在这场掘金战中,本土品牌难敌“洋货”。
“儿童经济”潜力无限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家庭教育支出快速增长,“儿童经济”增长迅速。据国家统计部门2009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婴童产业创造了9000多亿元的产值。中国婴童产业研究中心指出,近几年婴童市场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2011年中国0岁到12岁的婴童市场总规模大约能达到1.15万亿元左右,2015年婴童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
中国目前正处于第四波婴儿潮,2008年的新生儿达1608万,这一波婴儿潮带动国内消费进入加速期。2000年以来,婴童产业增长率达30%,远高于同期GDP9%的增长率。而“4+2+1”的家庭结构也成为社会主流,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儿童消费远远超过成人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潜力。
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光军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生活模式等原因,家庭对于儿童产品消费和儿童服务性消费往往采取“积极买单”的态度,再加上目前儿童产品市场推广相比以前要更好,市场的繁荣也是促进儿童消费的诱因。家庭用于情感投资方面的项目越来越多样化,尤为突出的就是婴儿所花费的费用越来越高。
华市场“洋货”当道
“买玩具非得是‘变形金刚’,游戏机必须是IPAD2。”家住朝阳区定福庄的赵先生与妻子正为过去的半个月算账。赵先生说,给孩子买礼物是应该的,但越来越昂贵的玩具与电子产品却使他有点吃不消,“现在的儿童用品价格确实太高了。”
据网络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为孩子购买奢侈品的比例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多。比如“六一”儿童节孩子最想要的礼物中,包括ipad在内的苹果旗下的电子产品最受欢迎。
奢侈品调查公司信天翁商务咨询公司和顾藤顾问有限公司曾共同发布的一份儿童奢侈品调查报告称,目前,60%的中国消费者声称每月会花费超过3000元人民币购买儿童奢侈品。
“中国的儿童奢侈品市场到底有多大,并无详细数据,然而,儿童奢侈品已经占据了中国儿童用品市场的很大份额。”中国商业家居咨询网顾问、高级咨询师郭勇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高端的儿童用品几乎来自于国外品牌,如Dior’target=’_blank’>迪奥、高田贤三、迪塞尔等。迪奥小风衣、阿玛尼的小鞋子以及巴宝莉的童装,任意一款服装价格都在数千元。在儿童玩具方面,洋品牌也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自从《变形金刚》系列上映以来,大黄蜂、擎天柱、御天敌……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西安、南京,上述电影中的变形机器人先后带动了数股玩具热潮。芭比娃娃、小熊维尼更是长期热销。加拿大美家宝创意生产的国际著名玩具品牌恐龙蛋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蜘蛛侠系列、镭射机器人、磁力战士、工程车系列等虽然价格不菲,但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
本土品牌“默默无闻”
“儿童玩具制造业的主营收入以每年40%的速度高速增长。但面对着如此庞大消费市场,国产儿童产品显得默默无闻。在儿童玩具方面,除了喜羊羊系列的产品一枝独秀外,几乎没有其他产品与‘洋品牌’抗衡。在服装方面,国产品牌更是寥寥无几。”中国儿童用具行业资深品牌营销专家、德邦品牌推广首席咨询师赵连向记者表示。
我国儿童玩具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高档的所谓奢侈品儿童用具,更是完全处于劣势。赵连告诉记者,由于进入门槛低,行业缺乏标准,所以我国的儿童用品基本上都是粗制滥造或模仿抄袭。这主要是对玩具的开发设计的科研投入不足,更有缺乏质量与品牌意识的原因所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