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业产能过剩加剧 ST德棉“谷底”求生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6日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002072.SZ,简称“ST德棉”)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之一,一度被很多同行看做是行业窗口。如今这家企业也未能摆脱传统棉纺织企业谷底喘息的命运。
  ST德棉对上半年的业绩做了预判,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度在800万~1200万元。公司一季度亏损865万。去年的亏损额是9894万。
  ST德棉董事会秘书朱江对本报表示,棉纺织行业,利润下滑,经营难度大,成本不受控制,甚至不受国家控制,受到世界经济影响很大。近期受到国外低价进口棉影响,经销商议价能力较强,加上企业贷款难度加大,生存确实比较困难。
  担保圈
  棉纺织行业近年来受到棉价大涨大跌的影响,一直在颠簸中前行。今年的生存比以往更加艰难。作为资金用量很大的行业,贷款就成了这个行业很难迈过去的一道坎。
  山东德州武城德元纺织相关负责人杨洪文对本报表示,棉花加工和纺织类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银行贷款比例较大,再筹集一部分民间贷款,再加上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现在有较高门槛,棉纺织行业不景气,银行不会去填窟窿。棉纺织企业要想获得贷款,就要找到有实力的企业出面担保。这样,在德州棉纺织行业中,你给我担保,我给你担保,你又给他担保的担保圈就形成了。担保圈内企业,一般是彼此较为熟悉的当地企业。”杨洪文表示。
  给ST德棉作担保的,是德州当地较有实力的德州天马粮油集团和德州晶华集团。
  天马粮油是集粮食仓储、购销、加工、物流服务、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企业注册资金9000万元,年经营粮油200多万吨。而晶华集团是山东省200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之一,年销售收入约40亿元。
  朱江表示,德棉与晶华集团和天马粮油进行的是互保(互相担保)。这三家都是德州当地比较有实力的企业。
  据悉,企业间互相担保在德州当地是普遍现象。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对本报表示,互相担保不仅在德州,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企业需要贷款,银行不给贷,就要找两家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担保,就能过关获得贷款。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要求中就有这项。
  但是其中的风险,企业也是心知肚明,却也无奈。“自己给自己担保不被银行认可时,互保也是一种贷款解决方式。可以放宽贷款额度。保证资金需求。”朱江表示,“互保虽然融资方便,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公司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也是非常慎重的。互保合同是每年一签。”
  马俊凯表示,企业间的担保圈中,如果有哪个企业垮了,会导致很多企业受牵连,而银行对此也有了解。杨洪文说,企业资金紧张,互相担保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地方经济的风险。企业间如果一个企业倒闭,会影响到一连串的。如果在底部明确时还行,现在底部不明确,互相担保就不明智,风险相当大。
  德州一家棉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ST德棉作为德州大型纺织企业,虽然亏损严重,生存难度很大,但地方政府不会让其破产的。如果德棉这样的大企业倒闭的话,引起的社会效应太大。所以政府也会想办法,帮助其生存下去。
  “谷底”求生
  棉纺织行业上下游今年都处于异常萎靡当中,日子比去年更加难过。
  山东德州夏津县的天宏棉花加工厂春节之后,只走了一批货。现在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厂长夏行洋说,去年这个时候,工厂还在干着活。今年行情不如去年。河北的棉花虽然已经到了每斤3.1元,虽然棉农已经在赔钱卖,但天宏也不敢收,因为这个价格没有利润。干了只能赔钱。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2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