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以来,盖奇(中国)织染有限公司一直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招揽中国台湾设计人才和中高级技术人才。原来,该公司正在筹备一个新项目,该项目与台湾相关产业技术需要很好地对接,需要尽快招揽相关的台湾人才以推动该项目的进展。
盖奇不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两年来,得益于两岸商贸及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本土纺织服装企业热衷于引进台湾人才。这些台湾人才大都很好地融入了泉州企业中,在企业里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却也不乏“水土不服”的,因为工作理念、方式等种种不适应,未能最终留在泉州。
现象:纺企兴“台湾人才热”
今年以来,台湾人徐惠津在公司不再形单影只了,因为又有四位台湾同伴加入。
徐惠津所在的向兴公司是纺织业内知名企业。同本地许多同行一样,该公司比较推崇台湾技术,积极引进台湾技术人才。基于与徐惠津4年来的良好合作,在决定启动染整新项目的同时,向兴就同步酝酿再引进台湾人才。如今,四位台湾人才逐步到岗入职,加上徐惠津,向兴的台湾五人团队分别担任织造事业部副总、染整事业部副总、生产厂长、技术部经理等关键职位。
“台湾纺织业比大陆发展得早,在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有很多值得这边企业学习的地方。我们老总在纺织行业从业多年,对台湾技术人员的加入颇为重视。”向兴副总经理陆汉标表示。
“盖奇与台湾合作已有十几年历史,盖奇旗下的华奇环保印花(冷转移印花技术)就是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学研成果对接的一个成功案例。目前华奇与台湾的合作伙伴组建了一家公司:福建省华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可以理解成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主要职能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帮助,为科研项目找企业对接等。”盖奇公司董事长王衍筑告诉记者,台湾在材料研发、设计及营销等方面有许多优秀人才,这正是泉州纺织服装行业所欠缺的。
据徐惠津介绍,在英林、金井一带,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聘请台湾人才。
优势:“经验丰富 技术过硬”
“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善于沟通,很容易亲近。”这是向兴员工对这位徐姓副总的评价。据员工们介绍, 徐惠津在布置工作时,会给出一个任务目标和事件,然后让员工自由发挥,不加干预。这期间,如果员工遇到困难,可以提出一起探讨解决。而徐惠津也会时不时主动询问是否有问题需要帮忙协调解决。
“因为徐副总对祖国大陆的企业很了解,跟领导层和员工沟通起来都没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很信任员工,放手让其去做,遇到困难再进行指导。这种做法从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员工的思考能力和积极性。这几年来,整个团队都形成了良好的技术探讨氛围,技术水平提升也很明显。”陆汉标总结道。
在新入职的向兴副总游水龙身上,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台湾高管对技术的重视。这位在纺织行业从业多年的台湾同胞入职向兴,成为向兴染整事业部的负责人。入职之后,其第一项工作就是建议招收了30多位省内各高校纺织类专业学生,重组技术团队。
“他认为,高端染整重在技术,特别是后整理技术尤为重要,所以提倡引进人才,加强化验室、检测室的团队建设,这样品质研发方面才有保证。这对我们企业而言是好事,带动了整个技术团队的素质提升。”陆汉标表示 。
王衍筑表示,除了台湾产业上的优势,公司招募台湾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台湾人才的职业道德很高,他们对待工作很认真、很有原则性。同时,台湾人才的忠诚度也高。
短板:理念与文化存在差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