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纱线专区 >正文

德州:纱线市场冷清 新型纤维尚能微利生产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6日

7月5日,为了解德州棉纺市场纱线贸易情况,笔者一行来到纱线贸易企业进行实地了解。由于前期棉价大幅下跌,纱线价格并未迅速跟跌,而是缓慢下跌,纱线市场观望情绪浓重,加之订单较差,下游布厂停工增多,纱线采购明显趋缓,整体市场销售冷清,部分企业因资金紧张低价抛售纱线,即便如此,市场成交依然比较平淡。
  纱线加工利润较低
  目前,德州地区正在生产的纺纱企业主要是以新疆棉和外棉为主,为了降低原料成本,部分企业将新疆棉、美棉、澳棉和印度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棉,然后清花、梳棉,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企业的纱线加工利润较低,以全棉精梳40S纱为例,如果按照新疆棉19400元/吨,加工成本按照正常年份的7000元/吨计算,生产出来的纱线成本在33380元/吨左右,而目前最好卖的价格只有32000元/吨,也就是按照6000元/吨计算所得的价格。纺织企业6000元的纺纱费用远低于正常水平,只能与2008年时的费用水平持平,而目前的人工成本是08年人工成本的两倍,电力成本和税费都明显高于08年的水平,纺织企业要想保持正常生产只能亏损硬撑。
  纱线成交清淡
  因下游布厂和服装厂需求放缓,纱线价格持续下跌,市场询价大量减少,成交异常清淡,尽管有部分地区有个别采购,但是并未改变纱线市场的疲态。据悉,近期浙江绍兴、江苏南通和广东佛山等坯布集聚地纱线需求明显放缓,纱线采购较为稀少,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采购计划,而山东昌邑80%的中小型布厂都处在停工状态。目前生产新型纤维的纱厂利润好于纯棉纱厂,但是利润率也大不如前了,主要原因是08年以后新型纤维生产企业有所增加,市场供应量有所提高,并且新型纤维的质感和舒适度上不如纯棉纤维,其替代纯棉制品的作用有限。未来三到五年,市场将重新回归到棉花纤维占主体的纤维格局中,棉花依然是纺织市场的高档面料主体,但是棉花的比重必定不能回到以前了。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纱线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