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7月5日)全球三大央行相继宣布降息。但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降息举措并没有提振走势疲弱的大宗商品,绝大多数商品在降息后纷纷走低。分析人士指出,降息在市场预料之中,利多出尽反而走势回落;且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预期不佳,加剧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但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全球宽松政策的实施,三季度大宗商品或迎来反弹机会。
“利多出尽”商品市场不买账
7月5日,中国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一起采取宽松行动,力图重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增长。英国央行宣布扩大量化宽松规模500亿英镑至3750亿英镑,欧洲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低点,均在市场预期之内;中国央行宣布分别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和0.31个百分点。
就国际市场来看,绝大多数期货品种在降息后走低。纽约、伦敦两地金价上周四、五两日整体跌幅高达2%,再次跌破1600美元/盎司;国际银价同期的跌幅更达到3.6%。而相较上周四日内出现的一个多月的高点,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至上周五收盘时亦下跌了约5%。农产品价格似乎也突然全面回吐之前的涨幅,CBOT玉米、大豆和小麦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分别在上周五跳水2.17%、1.35%和2.98%,在此前的两周,这些作物价格可一直保持加速上涨。
从国内期市的表现来看,央行5日宣布降息的消息也未给市场带来提振。6日,大宗商品近全线微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降息对大宗商品的提振效果短期内不会过于乐观。大宗商品走势还需要看宏观经济的表现,但投资者普遍对近期经济增速持保守态度。
“利多出尽。”银河期货研究中心副主任车红云对新华08网记者表示,“前期市场已经预期到要降息,所以出现了反弹。但在降息后,大家又回归到原来的轨迹,全球经济增长疲软,这一点难以改变,所以市场又回到跌势中来。”
中粮期货首席投资顾问王在荣在接受新华08网采访时分析认为,首先是市场对欧央行降息早有预期,利好因素已被市场消化。其次是公布的全球经济数据均不乐观,对于需求的担忧盖过了货币宽松所带来的提振;再次,欧央行降息扩大了美欧利差,美元随之大涨,市场避险情绪被唤醒,投资者因此抛售风险资产,这造成了大宗商品的大跌。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