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化纤专区 >正文

综述2011-2012年各类化纤差别化纤维产品新上项目等情况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2日

一、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月9日,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浙江东南建筑膜材有限公司拟投资4.96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纤维项目。据悉,项目用地选择在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产品为超仿真差别化纤维,兼具天然纤维的吸湿、保暖、耐碱等特点,又可克服天然纤维导湿排湿性差、弹性差、不抗皱、易缩水等缺点,是综合性能超越天然纤维的新型纤维,还可作为建筑装饰行业、家用纺织品行业等行业产品的原料。项目正常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9.54亿元。
  二、华鼎锦纶公司
   华鼎锦纶公司2012年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之一的“年产4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于2012年4月份顺利达产。公告称,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新增差别化锦纶长丝产能约4万吨,预计每年增加销售收入约117000万元。
  三、浙江方圆聚合纤公司
  2012年第一个月期间,浙江方圆聚合纤公司年产12万吨差别化锦纶项目在凤鸣街道举行开工仪式。市领导盛勇军、池晓明、曹荣金、周民等出席开工仪式。继2010年浙江方圆聚合纤公司正式落户桐乡后,该公司决定再次投资11.5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差别化锦纶项目。该项目规划分二期实施,一期建设年产6万吨锦纶切片生产线一条,于2013年6月份建成投产。二期计划于2014年1月再次建设,于2015年8月份正式投产,最终形成年产12万吨锦纶差别化纤维、产值45亿元以上、利税约3.5亿元的经营规模。据悉,化纤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各类化纤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0%以上。
  四、新乡化纤公司
  回顾2011年的年底期间,新乡化纤:公司关于“年产12,000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推迟试生产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本公司“年产12,000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于2010年7月26日,经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审议通过,该项目于2010年7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部分建成投产。2011年底的时候,因部分设备仍在安装调试中,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该项目部分进入试生产。
  五、华鼎锦纶公司
  华鼎锦纶为扩大公司产能,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拟利用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苏溪)工业园区8.45万平方米现有土地,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投资金额约6.3亿元,投资资金全部为公司自筹资金。公告显示该项目的产品为差别化、功能性民用锦纶长丝,项目产品满足纺织品消费市场需求的升级,迎合了生活流行时尚和居民消费理念的改变,市场前景广阔。预计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约15亿元,增加利润1.2亿元左右,预计投资回收期6~7年。华鼎锦纶表示,该项目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卷绕机、螺杆式空压机、自动化落筒和自动化包装等先进设备与国产设备和技术嫁接,利用已有的设备和设施,建成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10条差别化锦纶长丝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5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的生产规模。该项目新建厂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年。据介绍,该锦纶差别化长丝生产线生产超亮、细旦、超细旦、抗菌除臭、吸湿排汗等品种,是建立在华鼎锦纶已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技术和产销渠道扩大生产,可以在短期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异型长丝、异型弹力丝、多孔中空截面纤维等新品种。公告也强调,该投资项目存在一定风险。项目建设期间,投资成本将受到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价格波动、施工进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项目的收益率。对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华鼎锦纶表示将强化项目进程中的投资、质量、进度控制,注重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及变化因素的预测与防范对策,以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此外,项目建成达产后,预期收益可能会因宏观经济环境的任何不利变化或需求下降而受到不利影响。对此,华鼎锦纶表示将积极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跟踪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改进营销方式、提升服务等手段降低经营风险。
  六、华峰氨纶公司
  2011年第四季度报道,华峰氨纶(002064)是我国氨纶行业的龙头企业,至2010年公司拥有48条氨纶生产线,产能达到了4.2万吨,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规模优势明显。氨纶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近100%;产品规格从15D-840D不等,可满足各种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公司产品结构为:40D氨纶约占产量50%,20D氨纶约占总产量的20%。40D经编约占总产量的10~15%。其中40D经编价格比普通40D高约3000~4000元/吨,细旦丝(40D以下)比中旦丝(40D-70D)价格高3万元左右。公司经编、细旦丝占比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毛利率。纺织行业全面复苏,消费升级,氨纶可能再次提价,高景气可望延续。纺织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行业景气程度跌落低谷,而目前行业已经全面复苏,正处于景气周期上行阶段。2010年全国氨纶产能约为34.6万吨,2011新增产能仅为3.2万吨(有效产能约为2.5万吨),目前行业开工率已保持满负荷。受益于纺织出口全面复苏、消费升级,氨纶需求旺盛,而新建1条1万吨氨纶线投资额高达4亿元、建设周期长达一年半,下游纺纱开工率依然有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判断在目前行业开工基本满负荷的情况下,2011年氨纶供应依旧偏紧,氨纶价格有上涨空间,且近期由于纯MDI上涨38.5%,氨纶近期可能再次调价。同时由于下游需求增长快速,氨纶景气度可延至明年。技术领先,综合优势,新增产能走差别化路线,前景看好,与国内同行相比,华峰氨纶具有独特的应用技术,尤其是纺丝明显领先同行。根据自身工艺路线特点,公司自主设计了DCS自控技术和氨纶国产化设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公司2008年投产1万吨/年经编用氨纶生产线,2009年初新投产1万吨/年纳米改性氨纶生产线,2011年将投产1.5万吨耐高温改性氨纶生产线,差别化率届时将达到6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远超国内同行的30%水平。差别化氨纶适应了消费者对面料关注度日益提高的潮流,同时差别化率的提高也将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水平。预计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别为0.42,0.55,0.60元。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七、斯尔克公司
  斯尔克公司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领航者,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差别化纤维生产的企业,却以英文Silk(丝绸)的译音––斯尔克命名;这是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企业,却有着全国民营纺织企业中唯一一家院士入驻的企业院士工作站;这是一家从苏南转战到苏北的民营企业,却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上率先攻克了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产业化的难题––这家企业,就是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产业化技术的突破,被行业专家称之为“给化纤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该项目成果,一举获得了“纺织之光”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此项技术特别适合生产细旦、超细旦及双组份功能性纤维,极大地拓宽了差别化纤维的品种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在针织、家纺、服装等领域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从当初的市场需求几十万吨,到现在的数百万吨,用爆炸性增长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斯尔克也成了国内多家化纤大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国内数家纺丝龙头企业开始购置相同的成套设备,进行一步法异收缩复合丝产品的生产,这也从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化纤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斯尔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为创新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从开始研发投入近4000万元,加上厂房、人员的成本共投资1亿元。面对市场的火爆和多家企业的模仿,孙德荣又惊又喜,喜的是多年的付出总算看到了成果,惊的是市场环境逼得斯尔克人还要不断创新。“只有产品不断创新才能引领市场,只有扩大产能才能占据市场。”孙德荣介绍,公司第二代融纺异收缩复合丝产品即将在明年投产,公司将新增4条差别化混纤复合丝生产线,年新增复合丝产能4万吨,销售收入将达到6亿多元,利税近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届时,公司的异收缩复合纤维年产量将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公司的第三代产品也正在加紧研制中。“我们与其他企业走的路不一样,我们是靠创新吃饭的。”孙德荣充满自信地说。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化纤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