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政府之“手”需更有力--产业用纺织品:标准缺失下的种种弊端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人如此,对行业亦是如此。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标准缺失和滞后现象日渐显现,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缺乏有效衔接,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支撑作用不完善,现有标准体系与国际不能接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下一步如何切实解决并落到实处是行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探讨的话题。
  标准缺失带来种种弊端 
  据悉,我国目前拥有大量汽车用纺织品生产厂家,可他们的产品必须通过国际几大汽车公司的标准才能销售,甚至每个车型的标准都各不相同,这造成我国汽车用纺织品生产厂家疲于应付各大汽车公司要求的各种检测,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成本。形成这个局面的根源是什么?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认为,这主要是受我国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产业发展不同步的影响。例如,我国生产的大量高档医用手术衣、口罩等医用纺织品并不为我国医疗机构认可,因为缺少强制标准,我国无法进行权威检测,只能以加工方式出口,经国外权威检测机构认定后返销国内,这就使产业链附加值大量流失,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滞和隐患。
  从时间上来讲,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与家纺、服装相比,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有些产品的标准制定确实比较滞后。而产业用纺织品鉴于其应用范围广、产品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与服装、家纺行业相较则显得更为扎眼。李陵申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产品标准严重缺失的问题,“比如超市用的一次性无纺布袋,五公斤重量摇摆一百次会不会断,类似这样的标准应该有人进行测评。”李陵申说,“过去的非典和H1N1等公共卫生事件让我们知道口罩的标准,我们逐渐推出了能过滤95%~97%污染源的口罩,现在我们出口能过滤100%污染源的口罩,过去像这样的标准我们一直没有,如果没有标准,企业怎么生产?”
  目前,由于标准的缺失,部分企业生产的高品质产品无法在国家采购中中标。而很多小企业并不是没有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但是生产中低端产品更有利可图,这打击了企业生产高端产品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政府之“手”还需更有力 
  “目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标准缺失,修订滞后,分类不统一,强制性标准少,国际接轨程度低。”李陵申说。产业用纺织品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缺乏衔接,产品质量也缺乏规范和监管,造成原料质量与制成品质量不匹配、国产化进程十分缓慢。此外,缺少专业的科研单位和公共的服务平台,导致目前国内产业用纺织品存在低水平生产、同质化竞争、高端产品薄弱等问题。相关企业和专家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标准。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01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