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外棉:保税棉成交冷清 ICE或以震荡为主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4日

据了解,因棉花进口配额严重短缺且国内中小型棉纺织企业减停产比例逐渐上升,外商和进口棉商保税棉的销售非常冷清,特别是一些做澳棉、美棉的外商,两三天接不到一笔订单的情况并不少见。某外商表示,由于印度棉纱出口持续旺盛、国内高等级棉花供应偏紧,再加上前期主产棉区干旱,进入7月份印度对巴西棉、非洲棉的需求较其它国家、地区活跃很多,但对报价偏高的澳棉、美棉的采购热情并不高。
  据对几家大型外商统计,7月份已抵港和将抵港的外棉数量仍比较大,估算总量将在30万吨以上,其中以2012年度澳棉、巴西棉和2011/12年度的西非棉为主。对于当前港口大量外棉积压的现状,外商普遍表示无可奈何,只等有配额的客户订购多少销售多少,继续等待国家增发配额。部分进口棉商表示,至7月中旬为止,仍没有任何关于7、8月份追发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部分企业传出“增发50万吨配额”的言论纯属“自娱自乐”。
  针对前些天一些机构调研后称青岛港保税库外棉的总量达到60-70万吨,部分外商表示这个数字有一定程度的夸大,实际保税棉数量不会超过50万吨,再加上张家港的港区保税棉11万吨,上海港约13-15万吨,各中国主港的保税库棉花不会超过85万吨,传言100万吨陈兵港口有些虚夸。
  对于当前的棉价,外商认为ICE的上涨更多的是来自美国农作物主产区持续干旱引发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各国联合降息刺激救市的结果,并没有实际需求支撑,而国内市场在2012/13年度收储、天气并不理想以及短期供应稍现紧张的向上推动和棉纺织企业大量减停产、消费持续萎靡的对冲作用下以震荡为主,政策的真空使棉花企业、棉纺厂找不到操作方向。13日,青岛港印度棉S-6报价17800-18000元/吨,受ICE回调的影响下滑了100元/吨左右,但整个棉花市场“半死不活”现象突出。


1  
阅读数量(8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