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10年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为5131亿元,2011年为8059亿元,2012年第一季度达到2336亿元,较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2.8%,成为零售业一支不可低估的新势力。
网购的蛋糕越做越大,敏锐的传统零售商纷纷开始将触角深入电子商务平台,他们要在“线上”与“线下”的销售中寻求平衡与突破的同时,也要在网购的浪潮中顺利着陆。
百货业的必经之路
中国市场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购物习惯、消费习惯也逐渐因网购而改变,“宅”在电脑前逛网店成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奔波于写字楼和住宅小区的快递员也越来越多。能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品种更丰富、有更多选择和比较机会的商品,并且操作简便、网上支付安全、商品品质有保障,消费者怎么会拒绝呢?
近日,王府井百货集团表示,将投资1亿元打造大型综合购物网站,年内实现上线运营。在王府井百货集团召开的2012招商推介会中,集团总裁刘冰表示“将举集团之力”建设完整网购运营平台,目前已进入开业筹备和招商采购阶段,年内实现上线运营。
王府井百货信息技术总监刘长鑫向《服装时报》记者介绍:“发展电商出于企业的定位考虑,作为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丢掉这块市场,而且零售企业本身的商务活动实际上服务的对象也涵盖了网上的客户群。从中国网民、网购人数的迅猛增加,再与发达国家的渗透率、转换率相比,不难看出中国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网购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从行业本身考虑,作为零售行业,网上网下都是一种商业模式,开展商业活动自然要两方面都顾及。”
《服装时报》记者采访了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他认为百货业进军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销售。在市场份额被淘宝、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蚕食下,尤其是今年受市场低迷、消费信心不足影响,传统百货改革电商是必然选择。
目前,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2011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研究报告》称,在“2010年连锁百强”中已有52家传统零售商家“触网”。
隔行如隔山
实体百货店拥有一大批深谙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习惯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正是目前B2C电子商务企业所缺乏的。从这点看,似乎传统零售业进军电子商务是非常有优势的。但在中国传统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这种优势可能会衍变为劣势。
隔行如隔山,从事实体百货店销售的专业人才并不一定适应网络市场规则,不了解网民消费行为习惯。毕竟互联网本身还具有非常强的媒体特性和娱乐特性,仅仅是有商业触觉和经验的零售业人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必然要面临运营思维上的大调整。如果无法很好地调整,那不仅无法发挥原有的才干,还可能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在物流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零售业拥有与之配套的成熟系统,但这些并不适用电子商务,对接电子商务的系统难度大,投入资金也多,而且对接完成后,继续降低运营成本是可行的,提高物流效率却有些复杂。零售品牌观察评论人林一凡认为,多数百货网店都依托实体店资源进行商品销售,其物流业务的配套环节存在短板。
王府井百货在前期的电子商务中也经历过许多波折,例如,团队的跳槽,部门与物流的衔接不顺等问题。“做线上业务不能拔苗助长,应以健康、能够赢利的商业模式实现发展。”刘长鑫总结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