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但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纺织服装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加强,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达24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但在金融危机和贸易壁垒的综合影响下,近五年来的进出口额波动明显,总体来看增幅不大,详见表1。[1]
表1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统计信息
年度
|
出口
|
进口
|
金额(亿美元)
|
增幅(%)
|
金额(亿美元)
|
增幅(%)
|
2011
|
2478.9
|
20
|
190.4
|
7.4
|
2010
|
2065.3
|
23.6
|
177.2
|
18.4
|
2009
|
1670.2
|
-9.8
|
149.7
|
-8.2
|
2008
|
1851.6
|
8.2
|
162.6
|
-2.5
|
2007
|
1711.7
|
18.9
|
—
|
—
|
一直以来,中美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关系中的重要一环,2011年我国对美国出口产品总额为3244.9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7.1%,为我国的第一大出口贸易对象,其中美国海关统计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口额为406.58亿美元[2],占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12.5%,占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的16.4%,可见,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对我国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市场的召回事件将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出口产生显著地负面作用。
1美国服装召回信息发布制度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其职责是行使消费品安全法案CPSA(Consumer Products Safety Act)等相关法律,通过减少消费品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来维护人身及家庭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美国消费品召回事件由CPSC负责实时发布,信息内容较欧盟RAPEX系统(欧盟体快速信息系统,Community Rapid Information System)更为详细,包括:产品名称、数量、图片、厂商、产地、销售信息、危险源、伤害事件统计、召回日期、召回数量、召回措施、联系方式等,使消费者、销售者和生产者都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
2召回服装原产地分析
2011年,我国出口的服装在美国被召回15起(详见表2),召回服装共约8.5万件,占美国服装召回案例的52%,同比2010年的59%略有下降,但依然是召回产品最主要的产地,说明我国产品质量问题依然严峻。这些召回案例中,童装产品明显高于其他原产国,而成人装被召回的情况与其他原产国相当,说明我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童装质量安全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召回产品产地包括美国本土,也有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有部分召回案例中的产品原产地为多个国家。
表2 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召回案例统计
序号
|
原产地
|
2011年案例(起)
|
2010年案例(起)
|
成人
|
儿童
|
成人
|
儿童
|
1
|
中国
|
2
|
13
|
3
|
32
|
2
|
越南
|
0
|
2
|
0
|
2
|
3
|
秘鲁
|
0
|
2
|
0
|
1
|
4
|
印度
|
2
|
1
|
0
|
2
|
5
|
美国
|
0
|
1
|
0
|
4
|
6
|
厄瓜多尔
|
0
|
1
|
0
|
1
|
7
|
玻利维亚
|
0
|
1
|
0
|
0
|
8
|
巴基斯坦
|
0
|
1
|
0
|
4
|
9
|
法国
|
1
|
1
|
0
|
0
|
10
|
危地马拉
|
0
|
0
|
0
|
1
|
11
|
柬埔寨
|
0
|
0
|
0
|
1
|
12
|
韩国
|
0
|
0
|
0
|
2
|
13
|
印尼
|
0
|
0
|
0
|
3
|
14
|
埃及
|
0
|
0
|
0
|
1
|
15
|
孟加拉
|
0
|
0
|
0
|
1
|
16
|
意大利
|
1
|
0
|
0
|
0
|
17
|
土耳其
|
0
|
0
|
1
|
0
|
3召回原因分析
纺织服装产品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因其设计或质量存在导致人身伤害的危险源,从对CPSC发布的召回信息的统计结果(表3)可以看出,美国市场关注的纺织服装产品危害主要有绳带、纽扣或小附件、燃烧性能、重金属铅等因素。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