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虎门服装老板贺卫红:分享十年创业历程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1日

“无论你拿多少货来卖,顷刻间就被慕名而来的客商们抢购一空。”老虎门人这样描述富民服装城当年繁荣的景象。今非昔比,各地服装业兴起,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初低成本创富神话难再续演。

近日,记者探访了虎门一家服装厂,老板贺卫红讲述了他近十年的创业历程,他对虎门服装业的变化感叹道:“8年前3万元艰难创业,8年后30万元创业艰难。”其中,人力成本的飞速增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难以迈过的门槛。

投资创业,3万元亏损到6千元

贺卫红是湖北人,自打8年前新婚之后,就一心想在虎门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

当年,对服装行业一窍不通的他,竟然拿出多年积攒的3万元钱,在虎门黄河时装城租下一处很不起眼的档口,租金每月需要3300元。“见到大家都在这个行当赚了钱,我也想试试。”

学着别人的创业经验,他从富民服装城批发服装回来,妻子便在档口叫卖。没料到的是,服装并没有当初想的那样好卖。两个月后,全部家当仅剩下6000元。

“能买辆10来万的车,能把当时租的小房子买下来,是我的梦想。看着手里6000元本钱,心里的滋味不是谁都能体会得到的。”他说。

痛定思痛后,他总结出经验:高价买进的流行服饰虽叫好但不卖座,和附近档口经营的服装差异太大,应风格一致且有区别才行,因此选货是关键。

转变观念,连开两家服装店

于是,他拿出剩下的6000元钱,在富民服装城挑选了一批淑女装,准备放手一搏,将小店“改头换面”。

这一转变,让贺卫红小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那个时候,平常每天能赚到600多元,礼拜天多的时候能赚到1000多元。”

半年后,积蓄的资金越来越多,贺卫红便在黄河一楼开了第二家服装店;2004年底,他又与别人合伙在富民服装城开了一个档口做服装批发。

店内生意好了,货源问题亟待解决。“当时这可是生意经,问了很多人从哪里进货,没有一个人肯说。”不过,小有聪明的贺卫红通过谈话,从别人口中得知广州十三行的货源价格非常低。

“那时去看货比较容易,但是拿货回就比较费事了,我都是通过大巴车给拖回来的。”贺卫红说,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  

开办工厂,生意越做越红火

随着服装批发需求量的增加,从2005年开始,贺卫红注册了“冰晶怡人”服装品牌,并在虎门镇口社区开了一家服装制造厂。

当时,贺卫红的服装厂面积只有130多平方米,厂房租金2000元/月。

“开这个厂,我们投入了三四十万元,工人的基本工资是1800元/月,且包吃包住。与同行业相比,工人工资还是比较高的。”贺卫红说,工人工资以计件为主,价格一般为5元/件,赶货时能达到8元/件。2006年,工人每月工资能达2000多元,工人伙食成本约5元/天。

“以前虎门服装市场是旺季多,淡季少,服装批发从过年就开始卖,1月到6月都是旺季,7月基本能够保底,8月是淡季,会亏一点,但从9月份到12月份又是服装批发旺季。一年下来,就两个月的淡季,生意很好做。”贺卫红说,人力成本不高,服装市场红火,那几年确实赚了钱。

不仅购车的梦想实现了,还将曾经10多万元的车换成了皇冠,旧房换成丰泰花园里的一套新房。

为留员工,保底工资逐年升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