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传言增发进口配额 ICE回落压力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3日

据传言,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到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困境,为提高棉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同时保就业和增长,或将于近期增发40万吨加工贸易配额。部分外棉和进口企业表示,虽然40万吨数量并不大,而且全是加工贸易配额,棉纺织企业使用的比例可能不会太高,但至少能缓解一下保税棉堆积过重的压力,加快资金回笼和运转。
  国家发改委在给富润控股集团的《关于对国储棉紧急采取合理放储措施的建议》回复中指出:国家储备棉比较充裕,通过储备调控市场的能力较前些年明显增强,当市场需要时可以及时足量投放出去,能够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要、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从中可以看出,回复在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短期抛储的传言,只是再一次表明国家有关部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手段”来保证国内棉价平稳运行。业内解读为,当前并非市场供应异常紧张期,抛储政策会继续向后推移,如果8月20日前后仍无明确消息出台,则抛储的希望基本破灭。
  8月2日,外棉整体报价处于温和回落状态,其中远月船期棉和保税棉报价的跌幅较小,已清关外棉的人民币报价随郑棉、电子撮合、国内现货的报价回落跌幅略大,普遍达到100-200元/吨,青岛港、张家港印度棉S-6的报价跌至18000元/吨以下,某浙江进口商马值稍大S-6报价仅17600-17700元/吨,高等级美棉、澳棉和中亚棉的询价、采购量则非常孱弱。一些外商特殊报盘增多,报价降幅也比较大,某印度棉商S-6美元报价甚至低于80美分/磅。
  由于印度棉区、美国西南部降雨的预期上升,而欧债危机再将向核心国家蔓延,德国经济数据也转弱,而美联储QE3出台的预期连续降温等等利空,对ICE盘面形成很大的打压。部分外商分析,若8月份中国政府仍无明确的配额增发措施出台,仅靠印度国内棉花需求的回暖无法将ICE主力合约推上75美分关口,而中国抛储消息一经证实,ICE的12月合约将再次跌破70美分,向65美分逼近。


1  
阅读数量(71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