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诚本纺机有限公司 袁景山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成吉
目前锭翼设计转速达1600转/分钟的粗纱机,在纺纱企业实际运转速度均不超过1200转/分钟;纺纱速度不能进一步提高速度原因是:采用管导时纱管的回转速度从小纱至大纱都超过锭翼转速,当纱管上粗纱承受的离心力超过粗纱强力时便会发生绷断,抵消了由于锭速提高而增加的产量;另外,粗纱毛羽也明显增加,在粗纱输送及喂人过程中,粗纱毛羽会使细纱的棉结增加,不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差动机构取舍成焦点
在现代粗纱机设计中,差动机构的取舍常成为焦点问题,其实质是电机直接传动纱管还是通过差动机构传动纱管。从我国多数棉纺企业粗纱机锭速不大于1200转/分钟而言,使用带差动机构的粗纱机节电效果较好。但如果锭翼速度继续提高,差动机构内齿轮线速度就得提高,直接导致齿轮精度等级必须提高,制造成本剧升;噪声、磨损增加,差动机构故障率将会增加。笔者认为,管导卷绕方式的锭速在1200转/分钟以下采用带差动机构的电脑机较为节电,纱管电机功率一般可在5.5千瓦以下;而采用直接传动纱管的电机功率至少在7.5千瓦以上,若为适应高速及大纱时的同步性,其功率提高到11千瓦尚嫌不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