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阿迪撤离恐生“蝴蝶效应” 珠三角代工厂深陷断粮危局

来源:TBS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7日

在关闭中国最后一家工厂后,近日业内又传出阿迪达斯将与其中国300家代工厂终止合作的消息。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调研发现,陷入困境的绝非阿迪下属代工厂,订单主动或被动外流正导致越来越多的代工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现在代工厂的订单大幅减少甚至没有订单,形势比2008年还要严峻。”东莞卓为集团总经理李文凯表示,由于成本上升、订单价格下降,外资品牌的代工厂正面临有订单也不敢接的“断粮”危局。这和以往所说的“倒闭潮”有着根本不同--企业等待经济好转之后复工或者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恐怕会落空。

专家和企业人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经济奇迹的珠三角模式正面临挑战,劳动密集型、依赖外来订单的企业必须转型,企业一定要掌握自主营销渠道和产品定价权。很多企业可能由于转型不成功被淘汰出局,这是转型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无米下锅

从东莞火车站出来,打车经过大约30多分钟便来到了全球最大的毛织产品集散地大朗镇,当地的毛织贸易中心失去了往日客商人流如织的繁华景象,有些店铺已经关张,还在维持运营的店铺中,有的销售人员对着电脑玩游戏打发时间。

兴业针织有限公司是大朗镇毛织品行业中的一家老牌企业。从1987年开始该企业进入纺织行业,开始的时候做内销,由于看到海外市场的机遇,从2003年开始做出口,成为一家来料加工企业,订单和主要原料来自香港客商,市场面向欧美。企业人数在顶峰时一度达到1200-1300人,如今只剩下500多人。

对于经营形势发生的巨变,公司总经理助理廖石文介绍,今年以来,公司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五成,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差,今年肯定会亏损。客商那里也积压了很多货,情况什么时候会好转现在还看不清楚。

廖石文认为,出现当前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失去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更为敏感,只能压低代工厂的出厂价,但国内代工厂的利润已经没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大量的订单流向了成本更低的国家,比如周边的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地。那里的成本是我们这里15年以前的水平,价格上根本没法竞争。”廖石文说。
 

代工厂的利润则已经被“榨干”。据大朗镇有关企业人士介绍,客商向代工厂购买毛衣的价格仅有40元每件,但是拿到欧美去卖价格能够达到300元每件。“客商以前不知道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知道了以后这部分利润都要让给他们。”

“成本没法再降,如果给的工资再压低就更加难招工。以前的工人只要能赚钱,生活和工作条件差一点没关系,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廖石文介绍,近年来,公司的人工成本平均每年上涨20%,现在工人的工资扣完五险以后是每月3000元,每星期还要休息一天,以前是每月一天。
相比于其他单一做来料加工的企业,兴业针织面临的状况“还算是好的”。廖石文说:“由于入不敷出,很多代工厂难以支撑下去,我们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母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输血’。”

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董小麟表示,加工贸易企业过分依赖外部订单,忽略了自主品牌、自主渠道、自主技术,当国际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就会面临当前少米甚至无米下锅的情形。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表示,沿海很多做代工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很落后,过度依赖于廉价劳动力,不愿意在技术提升方面进行投入。可是现在廉价劳动力在中国找不到了,这类企业该淘汰就要淘汰。
倒闭频现

位于大朗镇的卓为集团有限公司感受到了与兴业针织同样的经营压力。 

金融危机之前,卓为集团订单做不完,还委托其他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生产。但是,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成本不断上涨,客商压价却越来越厉害。在公司总经理李文凯看来,当前代工厂订单大幅减少主要就是因为无法满足其压价要求。

大朗的毛织厂中有一大半做代工,客商会在不同的代工厂之间进行对比,谁的价格更低就把订单让给谁做,而竞争范围并不仅限于珠三角。“订单并不是没有,可是再压低价格接订单无异于‘饮鸩止渴’,同样不会有活路。”李文凯说。

海外客商的苛刻正在将代工厂逼入绝境。李文凯从公司开车回家路程中,高速公路两边全是厂房,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厂房2008年以前到晚上11点半才熄灯,现在晚上8点有80%都已经熄灯。”

“东莞有大量代工厂倒闭,我身边很多朋友的毛织工厂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厂工人甚至有2000-3000人。卓为集团其实也不靠来料加工业务赚钱,毛织业务还在维持是依靠酒店、地产等业务板块的支撑。”李文凯说.

李文凯所说的代工厂倒闭并非个案。近日有消息称,阿迪达斯将与其中国代工厂终止合作。这些企业为阿迪达斯生产运动装、T-shirt等已经有十多年,阿迪达斯将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陆续和他们解除代工协议。此前阿迪达斯在回应关闭中国工厂时表示不会影响其在中国的300家代工厂,这些代工厂大概有30万工人。

在今年6月底玩具行业旺季到来的日子,扛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东莞冠越玩具有限公司黯然倒闭。这家大型玩具代工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由李嘉诚低价转让给意大利籍美国人艾理泽,当时订单状况依然不错。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越来越小后,公司曾尝试自主研发新产品,但最终仍没有躲过倒闭的命运。

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组织生产的广东鞋业正面临新一轮“倒闭潮”。据媒体报道,随着土地资源、人工、原材料、能源、运输、财务成本的增加,制鞋业中小企业利润不断下降。与此同时,7-9月是制鞋业的淡季,如果企业不能渡过难关,则有可能大面积倒闭。

叶琨洪是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综合科科长。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他并不愿意多谈企业倒闭的情况,只是称:“这几年企业生生死死比较正常”。他尤其担忧成本刚性上涨造成的压力,“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是个很麻烦的问题,不只是对沿海地区,东莞现在做的是尽量延迟产业空心化。”

一位来自河南的打工者杜兰成说:“十几年前我和老婆就来到这里,由于厂子倒闭、赚钱越来越难,前两年我老婆就回老家去了。现在年轻人也许还愿意来这里闯一闯,但收入没有吸引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人很少。”

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表示,一些高度依赖劳动力的企业倒闭数量将会增加。今年中国企业的倒闭率高达8%-10%,正常情况下为3%-5%,这种情况预计在5年内都将会持续。

转型之困

为应对经营形势发生的变化,卓为集团已经开始着手转型。
“公司的经营结构以前是橄榄球型,中间的加工制造比较大,两端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比较小,没有主动性,现在要调整为哑铃型。制造只保留最核心的工序,其他的外包出去。”李文凯说。
据介绍,尽管卓为集团的注册地还在东莞,但生产环节已经进行了转移,请内地一些加工厂代工,其工厂相当于是公司的车间。现在公司做的产品中有80%-90%是由代工企业做的,主要分布在江西、广西、湖南等地。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