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专区 >正文

江苏盛泽纺织产业复苏 展现强大活力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8日

本轮宏观政策与2008年“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应对策略存在显著差异,更强调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而其中关键就在于如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如何增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后劲。沿着这条思路,记者选取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纺织业,浙江省上虞市汤浦镇的铜管、童装业,以及台州地区的医药行业进行调研,试图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微观区域与具体产业,为读者展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自古被称作“绸都”,是国内知名纺织重镇,镇内集聚各类纺织企业2300多家,全镇拥有无梭织机超过10万多台,形成了年产各类纺织品85亿米、纺丝能力达到200万吨以及印染后整理产能30亿米的产业规模。纺织经济占当地GDP的80%以上。

2009年,记者曾到盛泽进行过调研,看到产能盲目扩张、库存暴跌、企业债务危机后的一片萧条景象,当年盛泽GDP增速跌至10.92%。然而时隔4年,记者再次到访盛泽却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经过持续转型升级的当地纺织业重新展现出强大活力。上半年盛泽完成GDP158.2亿元,同比增长16.07%,一般预算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25.33%,都大幅高于全国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盛泽纺织在经济寒冬中,先调整,先复苏,堪称传统区域经济提升发展的成功样本。

产品创新下的差别化竞争

自去年下半年起,在终端需求增速放缓、行业产能扩张过快的双重影响下,化纤行业整体受到较大冲击。尽管如此,业内一些龙头企业借助产品创新,走上差别化竞争的升级路,最大程度地化解了市场风险。

盛虹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作为一家年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盛虹集团目前形成了以化纤、印染为核心产业,热电、地产、酒店、贸易为主业的集团企业。集团主推差别化纤维,毛利率相对较高,研发的超细纤维与记忆纤维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因为下游需求不景气,今年化纤产品价格快速下跌,行业利润率明显下滑。而盛虹立足差别化纤维,目前整体仍能维持1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企业满负荷开工,库存情况正常,好于多数同行业企业。”集团旗下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钱敏表示,公司化纤产能今年有望达到140万吨,主要销往服装、家纺、汽车等下游行业,九成用于内销,60%~70%的产品差别化率明显高于同业20%。

据介绍,超细纤维是盛虹集团主要化纤产品,占据国内市场60%~70%份额,具备一定产品定价权。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单丝最细已达到0.15dpf。而由集团研发的记忆纤维更是每吨四五万元仍供不应求,利润率相当可观。

创新成果源自企业日常对该环节的重视,背后则是强大的研发团队。目前,盛虹集团已建立了省级纺织新材料研究院,拥有两名院士、数十名博士和硕士。

全产业链打造终端品牌

盛泽被称作“绸都”是因为真丝绸产业,然而80年代以后真丝绸市场就逐步萎缩。但加工利润率的下滑倒逼相关企业走在了转型升级的前列,从单纯出口面料到打通全产业链、生产终端产品,一批知名真丝绸品牌在当地涌现。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2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