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形势倒逼“中国制线名镇”转型升级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有两个“国”字号:“中国制线名镇”,生产的缝纫线产量占全国3/5以上;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权强镇)试点。

抓住改革机遇,马口纺织产业化危为机,恰似冰雪严寒倒逼出一枝腊梅笑绽,一场从规模扩张到苦练内功,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集约经营的嬗变正在上演。

逼上梁山

——市场形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行业不景气,连保本都难。”湖北蜀峰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曾有慨叹。

蜀峰线业是2010年9月落户马口的,当年投产4个月就赚了400万元。但由于国际市场形势突变,销售不畅库存剧增,产品价格一路下行,加上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杨杰说,今年上半年已亏损300万元。

蜀峰线业感到“压力山大”,只是马口镇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马口有300多家纺织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53家。目前亏损面接近70%。”镇委书记曾耀华说,自去年7月起,纺织产业进入“缓冻”的冬季,全镇已有4家企业因设备老化、销售不畅而停产,另有15家企业为减少亏损而减产。

制线是马口人的骄傲,也是这个经济发达镇的产业支柱,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好的口碑。面临严峻挑战,是等待市场回暖,还是主动应对?

马口决策者分析经济形势后认为,市场低迷当然不好,但辩证地看,这个时候被“逼上梁山”,正是纺织产业从传统的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的最佳良机。于是决定大刀阔斧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并购重组等,真正实现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危中寻机

——大而不强到壮大健强的选择

“大而不强”,这是马口镇纺织产业的现状写照。“壮大健强”,这是马口镇纺织产业的战略选择。

马口镇纺织企业跻身全省16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但决策者明白,这一集群有三大软肋:企业个数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规模以上企业多是做上游的短线生产,下游的织布、制衣等处于空白;目前尚无一家品牌、规模、效益、管理都很领先的企业。曾耀华说:“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导致的危险将比市场危机更可怕。”

镇委、镇政府深思熟虑,提出危中寻机,大练“两个内功”,抓好“三个为主”,建立“六个平台”,加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