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运同行,需要的不仅是机遇和实力,对翘首期盼的众多企业来说,奥运会正成为考验各企业营销智慧的试金石。纵观奥运营销战场上的成功者,他们不仅占据雄厚实力,还具备快速反应、随时应战的智慧。
全方位突出品牌精神
“奥运的机会是肯定要利用的,效果是否显著,就要看品牌精神是否明确,是否用恰当的方式把品牌精神展示出来。还要看整个品牌的推广运作能力,比如文案、口号、广告投放形式等。”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认为,奥运营销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是否成功运用了品牌战略和符合品牌精神的策略,这体现了品牌整体实力。
成功的奥运营销首先就是要把品牌精神与奥运精神紧密相连。尤其是对于奥运会的赞助商来说,如果仅是在广告宣传中表明自己对奥运会的支持,仅仅表明自身的赞助商地位,显然没有达到巨款赞助奥运的目的。奥运会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大好时机,要想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个机会,企业应全方位展示品牌风貌,让品牌精神与奥运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消费者在奥运中记住品牌,并产生积极印象。
可口可乐公司将奥运与品牌巧妙结合的营销智慧,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可口可乐公司在宣传奥运的时候,每一步都没有忘记对产品及品牌精神的展示。根据奥运进程,公司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引起消费者关注并组织各种与奥运相关的活动,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比如适时请出公司领导出来支持与发言,成为一个特别新闻;还会推出一系列主要产品,特别纪念这个奥运时间与盛会;会做出一些特别定制的与奥运有关联的纪念品赠送给某些组织与人员,增进情感;还会重新设计独特的与奥运结合的专门品牌形象,来代表新一轮的品牌运动。
所有这些,都彰显了可口可乐营销事件与中国企业的不同之处:可口可乐不仅是要给奥运会锦上添花,更重要的目的是为自己的传播与营销添砖加瓦,为品牌留下独有的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奥运赞助的根本。在2008年奥运会时,可口可乐的活动主题就是要让可口可乐的消费者“爽起来”,而这“爽”起来的主题,可以说是与奥运会赞助没有太大关联的。但可口可乐公司这样做了,因为贯穿可口可乐奥运营销的主题一定是突出品牌自身。某种程度上,奥运会赞助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
运动与时尚同在
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仅是展示运动员整体风貌的赛场,更是一个展现国家文化风情的大舞台。这也让公众对于奥运礼服十分重视,甚至挑剔。在苛刻地关注中,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礼服依然备受青睐和赞赏。
意大利代表团的礼服因为有了著名时尚大师乔治•阿玛尼的大师手笔,被评为“经典隽永”。礼服既满足了观者的审美需求,同时看起来优雅时尚。荷兰的队服共设计男女装两套,男士搭配蓝条纹衬衫和针织领带;女士的迷你裙装以耀眼蓝色呈现,还点缀上超大朵代表荷兰形象的郁金香,被网友认为最美、最炫、最时尚。
如何做好奥运礼服的设计,考验着每个设计师的能力和智慧。“奥运会是一个很好展示国家形象的场合,服装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著名设计师、杰施品牌创意总监施杰这样说。他说,奥运礼服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奥运精神凸显本国特色。
对于中国礼服的设计,一方面,采用中国国旗的色彩是必要的,这是最具中华特征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将传统与当代相结合,表达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中国气质。比如本届中国游泳健将的泳装就感觉非常时尚。他同时强调,设计不一定在形体和基本款上有很大突破,但要在细节上、配搭上,有出彩的地方。尤其在裁剪上,最好是量身定做,使穿者看起来恰到好处。简洁一点但是要让人看着舒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