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将在浙江萧山拉开大幕。为了帮助业界更透彻、更全面地理解会议内容,本报化纤版与中国化纤协会合作,围绕会议主题"在高成本时代化纤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新格局、新领域和新标准",从"解读高成本时代"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两方面对大会主题进行重点解读,敬请关注!
高成本时代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能源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物流成本等不断上升,在不经意间中国经济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化纤工业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曾经是中国化纤工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撑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如今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掣肘。除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如何破局高成本时代,也成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是发展模式的更替,化纤工业的发展又将迎来巨大的挑战。
近几年,化纤企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以往的成本优势已然丧失。而下游纺织行业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对化纤的需求也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纺织企业不会轻易为化纤产品的涨价买单,另一方面,国内化纤产能的快速增长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化纤行业的高成本无法顺利地向下游传导,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高成本时代化纤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纤维、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仍偏低,大部分高新技术纤维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还有待突破,对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技术,急需加大力度推广应用。另外,与某些领域相比,化纤在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稍显落后。十多年没有出过一本新的化纤教材,使得学校化纤教育跟不上实际工业发展。陈旧的基础理论如落后产能,若不能更新,势必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常规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部分企业迫于库存压力和资金短缺问题,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扰乱了市场秩序。
化纤出口市场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下降,"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针对中国纺织化纤产品的贸易保护频发,另一方面,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凸显,"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逐渐丧失。
产业营销和品牌建设滞后,目前中国化纤产业仍主要以生产为主,整体利润水平较低,缺乏国际化、现代化的营销体系,缺乏知名品牌,导致许多差别化、功能性的新产品也无法取得较好效益。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主要体现在丙纶行业和再生纤维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而这些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又相对较低,无法将高成本顺利传导至下游产品,盈利空间被大大挤压,部分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当前化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我国化纤工业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总量发展存在结构性过剩、资源与环境约束带来更大挑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