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专业市场形成产业集群,是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借助专业市场,不仅容易得到原材料、获得市场信息、方便产品销售,还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浙江绍兴、江苏吴江、广东西樵等地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莫不如此。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纺织品服装专业市场迅速发展,专业市场吸引大批企业在市场周边建厂,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这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模式,湖南芦淞和河南郑州服装产业园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湖南芦淞:中南最大服装市场孵化品牌 
  株洲市地处湖南东部,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此,具备承接东南沿海、对接中西部的区位优势。株洲芦淞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贸交易市场,集聚了千家以上服装家纺品牌,销售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350多个县市,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 
  目前,依托专业市场内企业,株洲建宁区已经建设了新芦淞服饰(都市)工业园、康泰服饰工业园,正在建设的还有白关服饰产业园项目。其中,芦淞服饰工业园是较大的项目。该项目系首届“中博会”工业类湖南省级重点签约项目,并荣获“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示范园区”、“湖南省女裤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最受企业好评工业园”等荣誉称号。日前,芦淞服饰工业园又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定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 
  芦淞服饰工业园项目被形象地称为“标准厂房+招商集聚=产业集群”的成功模式。株洲地区拥有较多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这些企业自有资金有限,不可能自行购买土地建设标准加工厂房。 
  芦淞服饰工业园可买可租的运营方式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既减少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缩短投资周期,又可将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加快企业的生产发展上;其次,能对现有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发展其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再次,拓展专业协作和深度加工,走专而精之路,提高专业化水平;最后,突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形成多家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作为产业集群的支柱和核心,完善配套体系和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 
  芦淞服饰工业园项目完成后,可容纳中小服装加工企业上百家。工业园的建成投产将拉动布匹市场、服装辅料市场、服装漂洗加工、物流等产业迅速集聚与发展,将形成新的工业集群,进一步促进当地市场经济的繁荣。 
  作为湖南省女裤产业基地示范园区,芦淞服饰工业园先后与格琳鸟女裤、空中玫瑰女裤和瓦伽利女裤等28个服饰品牌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芦淞服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佛山市童装行业协会经过洽谈,已基本达成合作意向,开始筹备成立株洲芦淞少儿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佛山童装产业转移项目。 
  芦淞服饰工业园目前已成功引进将近200个服装品牌入驻。已入驻品牌包括佳轩、亿盟·世天佳服饰有限公司、凯芝莎丽、杰琳鑫旺、博菲娜、梦特雅经典女裤、鑫天虎、鸿门吉百利、宏达、莎琪美特、圣玛妮沙、腾依马奴等。 
  河南郑州:火车站商圈强力聚集产能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