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耐克阿迪达斯伦敦奥运会上的拼杀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8日

8月16日讯,伦敦奥运已经落下帷幕,奥运营销的热潮也退了大半儿,国内外的品牌鞋企又回归到了原有的状态:原本以为面临的困境会在奥运会上转危为安,并大捞一笔,却不承想其实转嫁危机没有那么简单。不比08年北京奥运中国的本土品牌鞋企可谓是满载而归,分羹奥运之后的崛起所创造的价值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企及的。2012年伦敦奥运虽然国内品牌大打出手,从“冠军龙服”到“赤磷”战衣,到“活出你的伟大”,准备了四年,十六天之后的答案是:很多鞋企“花钱赚吆喝”。

与之不同的是,阿迪达斯想通过省钱来赚大吆喝。

天上地下的“奥运风头”

随着伦敦奥运接近尾身,中国在奥运的印象除了刘翔备具争议的跌倒,更多的就成了遗憾和不再关心的田径赛场。所以对于时差强烈的中国而言,伦敦渐行渐远。突然阿迪达斯跳了出来,奥运的最后,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似乎耐克和阿迪达斯是天生的一对冤家,总有一些事儿能把它们扯在一起。

一开始,当中国的赞助商们忙着给林丹、刘翔等大腕儿明星下注时,耐克忙着给穿山寨耐克的埃及代表队包装,忙着给失足的刘翔做英雄的危机公关,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品牌价值顿时成为了奥运热词排行榜的老大。

同样,到最后,阿迪达斯在8月宣布关闭苏州的唯一一家在华直属工厂,并与10家在华代工厂签订合作终止合同。这不仅触动了万邦的神经,更触动了在华300多家代工厂的神经和30多万代工厂工人的神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关闭工厂意味着什么?终止合同意味着什么?在中国人的眼里,民生是最大的事儿,合同意味着30多万人要暂时或长久待业,几万个家庭的经济来源要断了,吃饭、工作、创新、转型······不是问题的问题出现了,这是阿迪达斯的“功劳”。

让人费解的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官方的回复:阿迪达斯为什么会选择在奥运会的时候关闭苏州工厂,并终止与在华代工厂的合作?2008年、2009年,甚至是在去年,阿迪达斯官方还发布信息说,与在华代工厂的合作将持续到2015年。经济学者唐萧分析,东南亚代工企业的工人对工种的熟练程度、对产业链的熟悉程度都是其短板,其产业链条也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也增加了代工的风险。可即使是这样,阿迪也愿意就这样放下合作了十多年的老主顾在短短一个月草草结束,突如其来的终止合同引来的也是外界的种种猜疑和似是而非的分析,关于“阿迪达斯”的新闻又成了一个点击排行榜的老大。更不容置疑的是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分店开设有了计划,在大中华的销量也达到了新的突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目前也还只是一个似有似无、云里雾里的话题。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