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越来越多大型服装厂商加速将生产重心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这是因为,这些东盟新兴经济体与中国相比,劳动成本和关税更低。
三阳商会计划自8月中旬起,在缅甸开始生产面向2家百货店的女装品牌羽绒服。以部分位置带有毛皮的长款羽绒服为例,在日本的销售价格接近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02元),与在中国生产相比,成本可以降低5千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00元)。今后男裤等的生产也将转移到缅甸。
中国除了人工费暴涨外,确保劳动力供应也在成为难题。缅甸的人工费非常低廉,仅为中国的1/5,由于保证人员供应非常容易,因此三阳商会决定将生产放在仰光近郊的缝制工厂。由于缅甸可以适用日本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惠关税制度”,所以产品出口日本可免征关税,而这个优势也将体现到售价中。
三阳商会的海外生产比例目前为70%。其中中国占55%,越南占15%。3年后,中国所占比重将降至45%,越南则继续维持在15%,而缅甸等地则将提高至10%。
恩瓦德坚山则计划积极利用今年4月收购的女装子公司等在越南拥有的工厂,今后将在越南生产自有品牌服装,东南亚的生产比例要从目前的5%提高至2014年度的20%。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生产比例将从目前的75%降至65%。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