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长丝织造:十年“短跑冠军”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1日

随着化纤原料的开发及广泛应用,本土化纤长丝织造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近十年,更是这个年轻产业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产量从2000年的40多亿米上升到2010年的近300亿米,年平均递增20%以上;出口也从2000年的15.77亿米上升到2010年的76.96亿米,年平均递增17%以上。与其他纺织产品年均递增3%左右相比,化纤长丝面料是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年轻产业奋起直追

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在我国纺织业尤其是织造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在2008年的经济普查中,对我国化纤长丝织造主要省份的1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其总产量达158亿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全社会长丝织造产量现已超过300亿米,化纤长丝面料产业是仅次于棉织物的第二大机织面料产业。

此外,10年来我国长丝织物进口量逐年下降,出口量不断上升,长丝织物替代进口的能力呈逐年增强趋势。2000年,长丝织物出口15.77亿米,纺织织物出口总量84.9亿米,长丝织物占比为18.58%;2005年,长丝织物出口61.81亿米,纺织织物出口总量165.61亿米,长丝织物比重上升到37.32%;2010长丝织物出口76.96亿米,纺织织物出口总量211.56亿米,长丝织物占比为36.38%,我国长丝织物在全球纺织业中的比重得到了较大提升。

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介绍,10年来,本土长丝织物花色品种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在衣着类方面既有仿真丝、仿毛、仿麻、仿棉等仿真类织物,也有如里子布、遮光布、记忆布、麂皮绒、桃皮绒、防羽绒布等自身特色产品、功能性产品;此外,除服用外还可大量应用在家纺、车内装饰、军品和其他产业用等。目前,绝大多数窗帘布、帐篷布都是用长丝面料制作。长丝织物其多变的特性,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在纺织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行业中已涌现出了一批在产品开发上非常有特色的企业,如恒力集团下属的织造企业非常重视产品开发,他们在仿记忆面料、遮光布、各种功能性面料等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累计开发新产品达6000多个。

吴江汉通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时装面料的特色企业,董事长沈汉镛亲自参与产品开发,每年开发的产品在100个以上,连续8次获得纺织行业流行面料入围企业,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产品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80%以上,其产品售价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无上浆工艺更是企业的一大创新特点。

还有嘉兴的鸣业公司,采用倍捻机和假捻机等方式开发的涤纶仿真丝产品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产品供不应求。

创新成为内在动力

自2001年创建以来,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就在不断地扩大,并逐步发展出台华高新染整(嘉兴)有限公司、浙江嘉华特种尼龙有限公司、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等多家控股子公司。作为一家年产5万吨锦纶FDY长丝、7000吨锦纶ATY丝,并拥有完整的研发与纺丝、织造、染整产业链的锦纶面料制造企业,台华的决策层究竟把“创新力”使在哪些方面?“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沈卫锋向记者表示。在其看来,理念、产品、管理、品牌这四方面的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其介绍,技术产品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线。目前,公司依靠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技术装备优势和规模化产业集群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以优化内部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近5年,台华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0多项,开发省级创新产品8项、市级创新产品4项。获得331项国家专利,其中13项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279项外观设计专利,目前公司正在参与《合成纤维丝织物》等行业标准的制定。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