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企业用棉成本长期高于国际竞争对手,订单量下滑,被迫导致对大幅高于国际棉价的国产棉需求减弱。
2011/2012年度以来,国内外棉价差成为了棉花市场的焦点。全年度看,价差持续过大,且不断扩大。
国际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最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70万吨,消费量2290万吨,库存比64.3%。除中国之外,印度、美国两大产棉国市场各有特点。
印度棉花竞争力增强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印度棉花产量580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连续3年增长。全年度国内消费量450万吨,随着其国内纺织业需求快速增长,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全年度出口数量220万吨,同比增加约70%,由于对印度国内棉花贸易商而言,出口利润高于内销,出口数量超出预期,印度政府曾出台限制棉花出口的政策,以保证国内日益增长的用棉需求。在大量出口的同时,印度纺织业需要通过少量进口来满足国内生产需求。
总体看,印度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低于我国国内棉花价格,对我国的出口价格受供需基本面、出口政策以及汇率的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性。2011/2012年度,凭借价格及地理位置优势,印度棉花对我国出口的数量超过了美国。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6月底,2011/2012年度印度累计对我国出口棉花数量为186万吨,同比增长207%,约高于美国70万吨。印度棉花在国际棉花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美国棉花出口压力加大
美国农业部8月最新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美国棉花产量340万吨,同比减少50万吨。全年度美棉消费量70万吨,同比减少10万吨,出口数量260万吨,达近4年最低水平。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6月底,2011/2012年度美国累计对我国出口棉花数量为117万吨,同比增长14%。面对印度等国家棉花的竞争,一直以来作为棉花净出口国的美国出口压力不断加大,在年度前期大幅高于印度棉,但在后期二者差价呈现缩小趋势。由于中国和印度是两大棉花消费国,且国家均使用棉花政策作为调控棉花市场的手段,对出口价格的影响也较大,因此美国棉花贸易商对中国及印度的棉花政策尤为关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