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营销,经历了20多年的洗礼,锻造出了很多叱咤风云的营销人才,今天,他们正率领着自己的企业,在中国本土,与世界级的服装企业品牌一同在市场上进行面对面的竞争,继续谱写着一曲曲令人惊叹市场豪举。
回顾了中国本土服装企业营销的历史,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尽管中国20多年的营销发展历程中充满了太多的变化和一个接一个的诸多营销概念,但不外乎离不开两个差异性较明显的阶层,即80年代底90年代初到2002年前的感性营销时代,到今天逐步走向成熟的理性营销时代。
所谓感性营销,是指服装企业的一切营销行为,缺乏从理性的战略角度思考,将全部的市场问题,通过一些灵感一现的点子,来达到市场上的成功,具体体现在广告促销的高频率和长远规划的缺失以及疏于内部管理等。由于当时中国的市场环境非常单纯,市场管理也不规范,尤其是习惯了计划经济环境的中国消费者的感性购物形态,使这类依靠点子策划而进行市场行为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这类企业的代表有爱多、秦池、三株、脑黄金、太阳神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