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纺织行业是头“困兽”外需低迷,成本上涨。这个困局如何破?
昨天,第18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萧山举行。600余位来自欧盟、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近二十个世界化纤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首脑、国内外化纤业界的知名专家专家、学者、企业家、贸易商共谋破局之道。
板块指数创35个月新低
这次危机可能比2008年来得还猛烈
如果你在炒股,还恰好买了纺织行业的股票,你今年一定能深刻感受到这个行业的不景气。截至8月31日收盘,纺织服装指数报收2229.25点,月跌幅3.89%。盘中最低探至2199.06点,创出2009年10月以来的35个月新低。
而化纤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制造工业和重要的国际新兴材料工业。从化纤工业上半年的运行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年1-6月化纤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52.27%。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企业和经济学家们已经普遍认为,今年的形势可能比2008年来得更严峻,周期也会更长。
在端小平看来,这更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遇,鞭策企业通过兼并提高集中度,促进企业改进工艺和生产设备,避免行业外的投资商盲目投钱,导致同质化加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说,在化纤行业中,中国不缺大公司,却缺少像莱卡、莫代尔这样有影响力的企业,缺少纤维上有代表性的品种。许坤元建议,化纤行业可以运用第三方机构吊牌,核发统一的吊牌。如果这种布能抗菌,就要在吊牌上告诉消费者,这块布采用了什么抗菌技术,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等等。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区别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也能提高企业对品质的重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