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杭州萧山落下帷幕。来自欧盟、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近20个世界化纤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代表,会聚湘湖之畔,围绕会议主题“在高成本时代化纤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新领域和新标准”。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应对当前形势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大会于9月6日开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致开幕词,开幕式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主持,中共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俞志宏致欢迎辞。开幕式上东华大学与萧山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王天凯会长为萧山颁发“中国化纤新材料示范基地”牌匾。
本次会议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未散、我国纺织行业面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的背景下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许坤元指出,2012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加大,国际市场的持续低速增长,国内用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提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都大大增加了行业的发展压力,整个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产销减速、效益下滑的态势,行业进入了调整阶段。对此,纺织行业仍需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源上解决行业的内在矛盾,化解外在风险。同时,许坤元也为新形势下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出了路径,即行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价值链;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人才培养,增强产业发展的智慧动力。
发展论坛结束后,大会举行了新闻记者会。会上,端小平回答了本报记者有关今年行业利润大幅下滑的提问。他指出,目前行业由暴利期进入调整期,企业应理性面对,并从四个方面寻求发展突破:一是要抓住发展机遇,开发新产品,为发展提供新动力;二是产业集中度不够高,行业规模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避免盲目投资,差异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加大机械工程改造,目前倒逼机制可提升加工制造水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