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过现在让忙着收获的人比较为难的是,新疆南北疆不少地方都遭遇了用工难。这种用工难主要出在劳动价格的分歧上。
阿克苏地区:
阿克苏先说棉花主产区之一的阿克苏地区吧,已经到了收获棉花的时节,而棉农们却因拾花费高、拾花工不好找而心里着急。
9月15号,记者在中心客运站、火车站看到,带着行李的拾花工成群的坐在一起,棉农们正和他们商谈着价格。
记者了解到,今年棉农普遍认为拾花工不好找,加上拾花劳务经纪人炒作因素,拾花费目前已达到每公斤2块钱,虽然拾花价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棉花收购价也比去年同期低近2元。
李生满是依干其乡的棉花种植户,自家的100多亩地要找十几个拾花工,在客运站找了一早上也没找到:“他们捡棉花今年要2块多,我们(棉花)价格上不去也就7、8块。化肥、地膜、种子都贵,地皮费一出我们就没有钱了。现在招人,人也很多但都不愿意去。”
六团的王文增也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拾花工。“今年棉花市场价格比较低,他们要的高一点,我们现在找了100多个人他要2块钱,市场价格比去年要低2块左右。再高了我们也接受不了了。”
阿勒泰地区:
而在不产棉花的地区,由于农民抢收其他作物争先聘用雇工,也导致了用工荒。比如福海县。
福海县农业生产属于晚秋作物,而且收获期比较集中,农户为了抢收庄稼,需求大量雇工。代春荣是福海县的农民,今年9月初就将自家的农活早早的干完,开始和自己要好的几个姐妹组成了打工队,一起到周边打工:“一天就是快的话,就是四、五百块钱、三、四百块钱。少的话就是二百多块钱。”
如果一天按照150元计算,每个雇工一个月至少要挣4000元左右,这样的高收入也导致个别企业用工难题。
福海县三和公司是福海县以加工甜菜为主的企业,每年10月到12月成为主要的生产季节,需求大量工人,按照往年的惯例,今年该公司早早的就在电视上打了招聘广告,招聘季节性工人,虽然待遇已经开到2200—2800/月,但农牧民很少有来应聘的。福海县三和公司招工办主任龚德清:“目前我们固定工人就是一百六十个人,还缺二百七十个人左右。”
据农业部门介绍,福海县每年农作物高峰期主要集中在9月—10月,用工需求量达10000人次,而实际劳动人数不足8000人,导致福海县出现用工荒。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