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国棉花协会在京召开2012年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中国纤维检验局王丹涛处长介绍了2011年度公检情况及2012年度工作重点。
2011年度全国公检棉花数量556万吨(2463万包),平均品级3.28级,好于前两年;平均长度28.7毫米,为4年以来最低;平均长度整齐度82.5%;马克隆值4.2近年来最高,A级比例下降;断裂比强度恢复性增长。
从质量特点来看,2011年度品级增加半级以上,但是棉花变粗变短,高低等级的棉花相对减少,中间品级的棉花增加,主要与收购方式和棉花品种有关。
关于棉花标准改革的近期工作,王丹涛指出,新的国内棉花标准已经通报。中国棉花协会在在棉花标准改革及新标准下的棉花结算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对2012年度工作,王丹涛介绍主要有六方面:
一是加强棉花加工企业质量监督。质检改革以来,有2300家大包企业,3000家有资质的小包棉生产企业,总加工能力依然超过产量,在08年和11年收储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不讲诚信,在样品真实性和回潮率等方面暴露一部分问题。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棉花加工生产质量建立诚信体制,重点企业签署协议,加强沟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