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行业现状: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面临断裂的窘境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0日

当前,设计原创力的枯萎已成为羁绊我国服装产业链条良性循环的一个致命伤,而与其说我国服装产业缺失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巧思设计,不如说是设计原创力退化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精髓。这种文化精髓的遗失所导致的最直接恶果便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服装就像集体丢了魂儿,定位模糊不清,不具备可供识别和深刻记忆的标签,品牌营造更无从谈起。

中国服装的文化传统断裂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日本人仍会在某些特定的时节、场合穿和服 ,把传统服装保留在仪式当中。与日本相比,印度对传统服饰的坚持则到了日常化的程度,很多女性平时都会穿纱丽。法国的爱马仕甚至为此到印度开店,卖的不是爱马仕原有的产品,而是设计、制造和生产纱丽,出售给印度的高端客户。而试想如果有一天某个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来到中国,会不会愿意专门为我们打造一间旗袍店呢?”梁文道表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今天的国人早已失去穿旗袍的传统了。”

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的文化传统正在断裂,由近年“国学热”引发的一个很值得玩味的有趣现象也能够窥见一些蛛丝马迹。“祭孔仪式上,关于人们应该穿什么衣服,常常会引起争论。有人认为应该穿改良式的中山装,有人说应该穿长衫、马褂、旗袍,还有人提出穿汉服 ……”梁文道说。而人们疑惑的不仅是何为正式场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式服装,还包括何为非正式场合之外的传统休闲服装,人们对带有中国符号的传统服饰的认知已经愈来愈淡漠。

服装品牌生命力源自文化精髓的提炼与附着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面临断裂的窘境,而服装产业的复兴却非使旧时服装重新回归这样简单的传统续接。梁文道指出,正确的方向应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着装文化中提炼出精髓,融入到当前的服装设计中去。“这也是目前无数设计师都在苦思竭虑的问题,可惜至今还未能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风潮。 ”

这种文化精髓提炼的典范之一是日本。据梁文道介绍,80年代的一场服装秀上,日本设计师一反当时的常规,推出大量不对称剪裁,用大量的布块披在身上,不突显着装的身体线条,反而遮盖了整个躯体,后来还大量启用黑色,彻底打破了欧洲人对日本服装的传统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很多时装爱好者都表示:‘这几款设计一看就是日本的。’——这是相当有趣的评价,因为这些设计师做的并不是日本传统的和服,而是非常颠覆性、实实在在的现代服装,却仍被人一眼识出,并贴上日本标签,关键就在于这些服装所传达出的神韵体现了附着其上的日本文化精髓。日本服装国际地位的提升正是依靠这种对文化精髓的提炼。”据观察,日本服装设计中的特点包括注重单色、使用大量的黑色,并讲求不对称剪裁。对此,梁文道解释说,黑被认为是传统日本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并且,日本的美感是不对称的美感。“这些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在巴黎学习,在推出自己作品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都找到了这种共性的‘日本精神’。这种精神不在于细节上的表现,而是精准地挖掘到了日本传统美学的内核。”他表示,“自此之后,大家对于日本式服装就有了概念和印象,这可以被视为日本服装在国际舞台上复兴的起点。 ”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5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