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政策市”主导棉花行情 纺织企业仍艰难“过冬”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1日

受国家将落实临时收储政策、今年进口棉不再发配额的消息提振,近日棉花期价出现较大涨幅。不过,从产业面来看,由于销售不畅,纺织企业仍处于“漫漫寒冬”之中,棉花市场的“警报”仍未解除。

自7月探底以来,棉花亦步亦趋,开始一轮温和反弹。在这轮行情中,“政策市”成为棉价走势的主导,后者完全随国家调控政策而动。本周二,中棉协会议传出消息,国家将落实临时收储政策,今年进口棉不再发配额。受此提振,棉花期价出现较大涨幅。不过,从产业面来看,由于销售不畅,纺织企业仍处于“漫漫寒冬”,意味着棉花市场的“警报”仍未解除。

国家调控政策左右棉价走势

7月至今,郑棉期货已反弹近7%。而在强劲走势的背后,政策的“有形之手”功不可没。

“棉花期货的走强,主要是受国家对棉花调控政策的影响。”倍特期货研发中心主任李攀峰向记者表示。

早前,在2012年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9月29日以后暂停储备棉的投放,并切实防止转圈棉,这意味着棉花在后期面临的压力将继续缩减,收储效应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要素。

而在周二召开的中棉协的会议上,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张显斌介绍新年度政策:当前落实临时收储政策;价格平稳运行是主基调;进口棉暂时不研究,今年后期不再发配额,明年等供求形势明朗再确定;抛储是为了新年度棉花上市前满足市场需求,有新棉开始交储,因此就决定停止抛储;严格控制转圈棉。

受此消息提振,棉花1301合约周二报收于19810元/吨,上涨1.30%。

宏源期货分析师王勇表示,“中棉协会议上的新年度政策涉及了当前落实临时收储政策,并表示进口棉暂时不研究,今年后期不再发配额。再加上9月29日开始停止抛售储备棉的消息,郑棉有所反应是情理之中。”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7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