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如今“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0日

以往江浙种桑养蚕久负盛名,也只是处于副业地位,如今“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小小的“蚕宝宝”在广西长成了“大块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为蚕农带来近百亿元的收入。

过去多年广西蚕茧产量一直未能进入全国前五名,然而近10年间,广西蚕茧产业打破此前多年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蚕茧产量率先发力跃居第一,2005年已达14.85万吨。2011年,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种产量、亩桑产茧量、规模以上企业生丝产量等再创新高,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其中蚕茧产量连续7年全国第一,占全国的38%、世界的20%以上,蚕茧生产和加工产值达到280亿元。

良策创意,弱势产业成支柱经济

9月6日,在全国桑蚕第一大县(市)——广西宜州市的石别镇永定村纳单屯,蓝素跟几个姐妹正在采茧,雪白的茧子足足堆满了一张席子。40多岁的蓝素种桑养蚕已有12载,从当初的2亩桑田扩大到现在的15亩,亩收入从不足千元到现在的6000多元,蚕茧成为全家主要经济来源。从她身上,记者看到了广西蚕茧产业发展的缩影。

从采桑养蚕到发展蚕茧产业,广西决策者也有一个认识过程。过去,广西的桑园面积一度维持在30万亩上下,蚕茧产业在全国五六名的位次徘徊。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广西承接“东桑西移”,才真正开始了之后1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到2005年时,广西把桑蚕业列入广西农业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优势产业之首,接着继糖蔗之后,又将其列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在政策出台、资金投入、人才支撑、技术扶持上多管齐下,齐抓共推。

大面积发展桑树种植,势必会与粮争田,这也是多年来困扰广西桑茧产业发展的掣肘。桑蚕兴桂战略要顺利实施,这是绕不过去的“坎”。广西农业部门一方面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宜林则林、作物套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桑蚕产业的技术含量,技术兴桑壮蚕,一大批桑、蚕新品种和种植养殖新技术得到研发和推广,桑蚕亩产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化解了桑茧争田的矛盾,既稳了粮又“绿”了桑。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11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