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中,美联储终于在9月第二周的联储会议上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受此重大利好刺激,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并一度突破100美元/桶。在油价带动下,聚酯产业链呈现普涨局面,从上游原料至下游产品,价格都创出近期新高,PTA内盘现货价格最高涨至8600元~8700元/吨,MEG内盘现货价格最高涨至8700元/吨附近,成本强势推动下,涤纶短纤也在时隔3个多月之后,重新收复11000元/吨失地,之后虽然冲击11500元/吨未果,但在下游疲软、需求萎靡的背景下,已实属不易。
在中旬出现的这波急涨行情中,涤纶短纤市场成交有所放量,产销持续三天超百,但相较以往在相似情况下的表现,这次下游纱厂及中间商追高心态谨慎很多:一方面是因当时的短纤价格已较6月末的年内低位反弹近1500元/吨;另一方面则因宏观经济大环境严峻依然,终端纺织服装复苏迹象不明,市场未感受到“暖风”,信心不足;此外,短纤新产能集中投产带来的供应压力也让多数市场人士不得不慎之又慎。
因市场基本面并无实质性好转,QE3政策带来的短期乐观情绪消退后,聚酯大盘陷入僵持观望,下游采购缩手,工厂产销明显回落,交易气氛走淡。随着9月下旬国际油价的高位跌落,市场关注的焦点重新回到供需矛盾上来。
9月下半月,聚酯大盘呈弱势回调走势,产业链各产品价格都有不同幅度下跌,涤纶短纤厂家低库存低负荷,勉力维持市场价格,但市场成交持续低迷带动短纤重心稳步下挫,至9月底,短纤价格再度逼近11000整数关,在买涨不买跌心态下,大家期盼的下游节前集中备货行情也彻底落空。
整体来看,宏观面危机重重,终端消费毫无起色,而聚酯产业链正逢新产能集中投产,整体供应增加,这使得中长期走势更加不乐观。就涤纶短纤而言,供应过剩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抑制上涨空间的主要因素。据了解,福建金纶二期涤纶短纤聚合装置正处于调试中,10月中上旬或将有合格产品面市;翔盛化纤江苏宿迁40万吨直纺涤纶短纤项目于9月初试车,前期开两条短纤后纺生产线,现其聚酯切片产品已对外销售,短纤方面已产出合格品,但优等品仍需等待,预计10月上旬将入市销售;仪征化纤10万吨直纺涤纶短纤项目将于9月底10月初试车,前期先生产半光棉型涤短常规品种。此外,天津石化15万吨直纺涤纶短纤装置已于9月27日投料,预计国庆假期将产出合格产品,而东营汇金化纤也于9月下旬重启7月停车的12万吨直纺涤纶短纤装置,目前已有切片和短纤对外销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