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生产的牛仔布和牛仔裤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消费者人均拥有的牛仔裤却不是最多的,人均只拥有4条,刚超过全球消费者人均拥有7条的一半,中国消费者人均拥有的牛仔短裤、衬衣、茄克衫、裙装各为2条,分别持平或略高于世界平均拥有量。美国消费者为8条。相对牛仔裤,意大利是欧盟最大的棉牛仔布进口国。历史悠久的牛仔布织物,因其休闲、舒适、耐用等特征,备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近些年来在工艺、设计筹资方面的不断创新,增加时尚元素,更成为牛仔服装风行的驱动因素。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有90%的消费者至少拥有1条牛仔裤,人均拥有量比1999年上升了29%。在中国的调查显示,牛仔面料在15至24岁的年轻人中尤其受欢迎,他们穿着牛仔服装的可能性最大。调查显示,与合成纤维面料相比,64%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天然纤维面料制成的服装。在所有产品类别中,与100%多聚酯、棉花/化纤混合物、羊毛、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尼龙等面料相比,中国消费者更喜欢100%的纯棉制品。
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实现了产销同步增长,效益大幅提升的佳绩。不过,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要保持平稳增长难度较大。2010年1-12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2011年全球经济恢复放缓、消费需求增速减慢等因素仍将抑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会削弱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除此以外,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涨以及招工难等问题仍将困扰纺织业发展。从外部压力看,虽然欧美纺织品服装市场有回暖迹象,但恢复缓慢。在国际市场需求无明显扩大的条件下,中国纺织品出口能取得如此业绩已难能可贵,但同时也应看到,全球经济恢复放缓、消费需求增速减慢等因素将抑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加也将削弱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甚至还可能会造成部分订单的流失。从国内因素看,中国纺织业还面临着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速也将有所放缓。虽然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创新、技术和品牌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是提升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克服不利因素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牛仔服行业的投资潜力如何?存在哪些投资机会?前十大优秀企业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1][2]下一页>>